所有的糟糕都是经历,所有的美好都会在最后相遇。那些最让人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东西正在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留在厦门过中秋的冠寓青年们
2021年中秋前夕,三位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青年,在蝉鸣消遁、斜阳映射的冠寓公区大厅,抱膝而坐,讲诉着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关于独立、相处、归属,以及治愈。在他们的故事里,没有《爱情公寓》式的城市乌托邦,也没有《蜗居》般的辛酸曲折。在这个温暖与孤独并存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是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船,底下是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他们有时也会想,明天会变成什么?变成一束鲜花,一个愿望;会变成一个誓言,一句祝福?没人知道。但每一天的太阳都会照常升起,生活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哭的人,组成了生命中如星辰般闪耀的温暖,也正是这些温暖,终使我们成为勇敢的人。
中国香港·林亚历:治愈,然后再出发
“被治愈着”的独立青年林亚历
林亚历是一名中国香港青年,他记得很清楚,来厦门的那一天是2017年7月11日。对于在美国读书,毕业又漂泊在上海的他来说,厦门已没有“他乡”之感。“我祖籍泉州,所以我还是决定在离家近点的地方找份工作。”林亚历表示。
由于工作的调动,林亚历从厦门岛外的民房搬到了如今的冠寓高新店,并选了比较高的楼层。他认为,找房子采光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明亮通透,能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是奔忙生活中的小确幸。“在八小时工作之余,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舒适的空间享受生活。”林亚历表示,房间不仅是睡觉的地方,还是他的工作室,是他创作音乐的灵感发源地。喜欢宅家的他也常常在房间里自弹自创,做一些音乐混音作品。如果不是去年发生的那些事,林亚历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静如水下去。
淋过大雨的人,出门总会记得带伞。“独立”这个词在林亚历的身上,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标签,而是他逼迫自己刀枪不入的盔甲。可是,再坚硬的盔甲也有漏洞,再刀枪不入的人也有软肋。
2020年,林亚历的工作与家庭突然同时发生了变动,这双重压力突然像潮水一般像他涌来。虽说厦门离家不远,但挡不住心灵上的漂泊。去过很多地方,但哪里是真正的家?走在11点多空荡冷清的高新园里,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在那段时间里,他的情绪一直处于低谷,每天回到房间里只能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压力好像从体内喷涌而出,化为步步紧逼的天花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孤独是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回声会吓到自己。在神经紧绷的状态下,往往睡得不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容易惊醒,原本总不愿给公寓管家添麻烦的他,也不得不因为因为噪音在凌晨三点拨通管家的电话,管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总是第一时间帮他处理好,这让他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温暖。“或许,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糟?”林亚历想。
爱上运动,让林亚历找回了自己
真正让林亚历走出困顿的,是冠寓的健身房。不知是运动后分泌的多巴胺,还是他渐渐敞开的心扉,总之当林亚历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许久没有陷入抑郁情绪中了。在健身房里,他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伙伴,经常一起做饭,一起玩耍。此外,林亚历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说起女友,林亚历脸上总是有藏不住的笑意。“在今年之前,我都不会称这里为‘家’,而是称为‘住的地方’或‘公寓’,一旦我潜意识把‘家’字打出来,还会把这个字给删掉,但今年我开始习惯说回家了。”林亚历笑着说,如今他对冠寓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层。因为他知道,在城市的万千灯火里,在人来人往的高新园里,在温暖常在的冠寓里,有朋友、有爱人在等他回家。有爱的地方,便是家。每个认真活着的人上天总会眷顾,精神不死,爱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