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即将进入
地质灾害高易发期
为最大程度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
《厦门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
2021年要:
编制“十四五”地灾防治专项规划;
推进我市地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继续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完成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和西坑村两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村的整村搬迁;
启动同安区莲花镇内庵自然村和白交祠村滑坡点搬迁的安置房建设;
实施地灾隐患点和高陡边坡点工程治理5处以上。
接下来和海沧君一起
了解下
具体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和隐患点吧
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我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少量为泥石流等。
山区、山前地段、高陡边坡地段、沟谷与沟口地带、矿山开采区等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段。
同安区的汀溪镇和莲花镇、翔安区的内厝镇及新圩镇(含大帽山农场)、集美区的后溪镇和灌口镇、海沧区的蔡尖尾山、厦门岛内的狐尾山-仙岳山-园山一带和鸿山-东坪山-云顶岩一带为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段。
地质灾害隐患点
截至2021年4月27日,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1处,危险性、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7处:
全市应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的镇(街)、场有11个,行政村(居委会)有30个:
4月27日,市资源规划局公布了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清单,共有81处:
点击放大图片查看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4-10月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6月雨季及7-9月台风季为高易发期,需重点防范。
根据厦门市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提供的《厦门市2021年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021年厦门总降水量偏少,春雨季(3-4月)降水量偏少,雨季(5-6月)降水量偏多,台风季(7-9月)降水量偏多,秋季(10-11月)降水量偏少。
预计2021年影响厦门的台风有3-4个,其中有1-2个严重影响台风,可能有早台风影响,要注意加强防范。
预测本年度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为主,总体数量与常年相当。
地质灾害管理
(一)及时开展工程治理
今年是自然灾害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集中攻坚”阶段,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对新发生的或者排查巡查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及早启动工作程序,成熟一个,治理一个;对因各种原因短期内不能治理的在册地灾隐患点、高陡边坡点,要跟踪督促,分类施策,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治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区、各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督促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所需费用;对未履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未按照技术规范建设挡土墙、护坡等支挡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要责成项目业主单位完善防范措施,及时采取工程措施治理。
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完成竣工验收合格并经试运行1年以上且运行状态良好的,资源规划部门要组织项目验收并指定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二)大力实施搬迁避让
同安区要大力推进莲花镇蔗内村内庵自然村就地搬迁和白交祠村滑坡点就近搬迁,启动安置房建设;要完成莲花镇淡溪村、西坑村两个地质灾害多发村的整村搬迁。
来源:厦门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