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是大慈善
陈秀卿先生认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密切相关;书法仍是华夏源远流长的艺术瑰宝,应大力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实际工作中,她经常收到全省各地书协组织或是群众要求去指导书法活动或辅导、讲课的信函,深深体会到边缘山区非常需要文化传播与扶贫。
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1999年初,她策划组织在鼓浪屿举办了全省刻字艺术讲习班,并亲自主讲。“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以前到大田下乡当知青,那里的农村妇女根本没有念过书。晚上,这些妇女带着一群小孩一起来念书。”陈秀卿说,通过读书,这些村里的妇女改变了落后的观念。
她经常自费奔波于八闽大地的山区农村。安溪县是闽南地区开展书法群体活动较突出的县,2000年春节,她放弃回福州探亲的机会,大年初二赶去参加该县组织的书法展和新春笔会等活动。
一次,她到福州开完会后即刻自费专程前往至今仍然贫困的闽东霞浦县,向当地政府宣传这里诞生的已故老书法家游寿先生,建议建立“游寿纪念馆”,将其故居辟为开放的旅游景点。这样既能宣传游寿先生留下的艺术,又可借此提高霞浦县的知名度。这条建议得到当地政府的赞许和重视。
至今,宁德、南安、平和、宁化、龙岩和漳州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到一地,陈秀卿都悉心传授辅导书艺,或开讲座,或现场书法演示。听过她的课和受过她辅导的人更是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