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九月的甘肃陇南,天气已然有些微凉,当记者来到尚未脱贫摘帽的西和县稍峪镇,走进草编扶贫车间里,一排排做工精细的手工车枕、柔软舒适的靠垫,以及形式多样的精美小挂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古老手工技艺孕育新产业

  “西和县是乞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所以这里的村民受乞巧文化的影响很深,每个妇女都有一双巧手,这些手工艺品就是他们用柳叶、玉米叶编织成的。”据该扶贫车间负责人何芳介绍,西和县贫困妇女基数大,普遍缺技术,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带孩子、伺候老人、照看庄稼,闲暇时间编织一些草编用品供自己家人使用。

  如何让广大农村妇女既能照顾家庭,又发挥所长,在家门口就业,靠着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何芳脑子里始终萦绕的问题,终于通过2017年一次偶然的外出考察找到了答案。

  “真的是不进城不知道城里人的喜好!没想到在村里不起眼的乡村草编,竟被城里人视若宝贝,甚至还被评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芳告诉记者,考察回来后,她就开办了“巧妹子草编合作社”,吸纳周边多个村子的200余名妇女参加草编品编织,并在今年5月建成了稍峪镇草编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不出村、不出户,就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顾家、挣钱、尽孝”三不误

  31岁的稍峪镇村民石燕芳,就是这个草编扶贫车间的受益者。

  “我老公常年在外地打工,婆婆身体还有残疾,所以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的活儿基本上都是我在做。虽然也想挣些钱补贴家用,但是由于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工作,所以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门路,日子也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石燕芳一边编草一边告诉记者,如今有了家门口的草编扶贫车间,每天早上送完孩子去幼儿园,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后,就会来这里上班。

  据何芳介绍,和其他的产业形式相比,草编最适合村里妇女的就是灵活的工作时间。扶贫车间对愿意工作的妇女进行培训后,会无偿为她们提供柳叶和玉米叶,拿到原材料后,在统一产品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以车间生产加工为主,居家自行编织为辅的灵活生产方式,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在解决工厂务工场地小的问题的同时,实现了贫困妇女“顾家、挣钱、尽孝”三不误,极大提高了妇女参与草编产品的积极性。

  “草编这个手艺我们这儿好多人都会,但是原来有手艺没地方施展,没想到现在不仅有专门的车间供我们编织,还能挣不少钱!”石燕芳告诉记者,仅8月份一个月,她就在照顾家人的同时,依靠草编手艺挣了2000多元钱。“有时候我婆婆也会跟我一起编,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

  妇女撑起脱贫摘帽“半边天”

  如今,因为草编,稍峪镇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接下来,如何让她们的劳动收获更大的价值,让草编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稍峪镇草编扶贫车间正在探索的新方向。

  何芳通过调研发现,文创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让草编产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草编扶贫车间和西和县巧女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结合自身优势对草编产品进行统一设计。目前,产品以旅游文化产品、工艺品、实用品为主,涉及创意居家产品、室内观赏工艺品、妇女实用手提包、草帽、拖鞋等各类草编工艺产品120余种,富有巧乡特色和乡土气息,深得市场青睐。

  此外,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外,西和县还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店,通过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顾客看到、喜欢上、购买这里的草编手工艺品。西和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测算,结合线上线下订单,拓宽销售渠道,稍峪镇草编扶贫车间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以上,为务工的留守妇女带来5000元以上的年收入。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这是地处秦巴山片区的西和基本县情。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巾帼脱贫’行动,发展草编等特色产业,非常有利于带动更多人就业。”西和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西和县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妇女的发展融合起来,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妇女为全县的脱贫摘帽撑起“半边天”。(訾谦 杨飒 王冰雅

相关新闻
上海文山两地首次开通旅游专列【图】

9月16日,旅客在铁路上海南站合影留念。 当日,“静安-文山号”旅游扶贫专列Y491次列车载着200余名游客从上海南站驶出,前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开启为期14天的旅程。这是上海文山两地首次开通旅游专列。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9月16日,乘坐Y491次列车的旅客在铁路...

山海同心 苍洱蝶变——上海浦东与云南大理携手战贫记

新华社上海9月14日电 题:山海同心 苍洱蝶变——上海浦东与云南大理携手战贫记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丁怡全   黑潓江畔,数千亩香水柠檬清香扑鼻;无量山上,葱郁茶场掩映着古朴民宿……上海市浦东新区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投资金、派干部、做项目、建机制,西南边陲的大山里留下了“浦东印记”,大理州的11个贫困县也在“山海牵手”中全部...

秋日尕海湖

这是9月15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拍摄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   尕海湖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是青藏高原东端的高原湿地,黄河上游支流洮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近年来,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实施湿地禁牧补偿、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项...

定西青年福州工厂脱贫追梦记

印染厂里,马伟刚利索地转动着圆桶,让白色的蕾丝布随机器卷入脱水管道,接着从另一端整理好半干布料送往下道烘干工序。这名甘肃定西小伙子工作的熟练程度与其他工人无异,仔细看,才会注意到他时而抽动的面庞和微微摇晃的身体,这是一位残疾青年。   伴随轰鸣的机器声,马伟刚成为印染厂的脱水理布工已3年多了。这条位于福州长乐区的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车间流水...

闽商林熙明扎根陇原:扶贫济困 逆境中坚守

图为林熙明在兰州参加活动。(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9月15日电 为甘肃贫困县投3000余万元无偿捐建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疫情时跑遍新加坡为甘肃购买医用物资并包机送回、发动社区居民和员工为贫困地区探索社区“消费扶贫”、先后捐建10余所学校……闽商林熙明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