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小山村办起“骑行俱乐部”——乡村变富变美带来的新鲜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石家庄9月3日电 题:小山村办起“骑行俱乐部”——乡村变富变美带来的新鲜事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李继伟

  蔡浒从未想过,他会再次以骑行的方式,回到曾遭遇过“滑铁卢”的小山村万宝沟。

  今年33岁的蔡浒,从小生活在河北省迁安市城区。他喜欢骑行探险,2004年曾从市区翻山越岭,骑行路过迁安市五重安乡万宝沟村。“道路简直太难走了,一会儿人骑车,一会儿车骑人。”土道两侧,荆棘丛生,进退维谷,他一气之下把自行车往地上一扔,方才脱困。

  万宝沟村地处燕山深处、明代长城脚下,春夏山花姹紫嫣红,秋冬山坡层林尽染,风景宜人。像山沟沟里散落的许多村庄一样,四面青山环绕的万宝沟村却囿于交通闭塞,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起色。

  “村里水浇地少,老百姓只能在沙土地种点红薯、花生之类的耐旱作物。”万宝沟村党支部书记苏权说,为增加收入,村民们用红薯淀粉制作粉条,运送到五重安乡集市上叫卖。

  为在集市上占据一个好位置,村民们凌晨4点多就要起床,驮上百八十斤粉条,穿过好几个村,翻三座山头。

  2013年,为了发展旅游,推动山区农村发展,助力乡亲们奔小康,迁安市投资1.3亿元修建了长达45公里的“长城山野绿道”。这条绿道顺着明长城的走势蜿蜒穿行,串起了长城沿线4个乡镇20多个村庄。

  道路畅通了,曾经藏在深闺不为人知的沉寂山村,迎来了发展契机。迁安市结合不同区域特色,采取“旅游+”模式,建设了11个休闲驿站、20个景点和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万宝沟村着力打造具有长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发生了惊人“蝶变”:村里断壁残垣和“垃圾山”清理了,腾退出来的空间全部种植上花草树木;村内道路硬化了,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借鉴长城城墙建筑风格,村民的院墙、道路、路灯、广场进行了统一规划,一些建筑设计了长城垛口造型,整个村庄充满了长城元素。

  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的粉条、板栗、核桃等山货出山,有了更好的销路和收益。守着一方山清水秀的美景,村民们的日子红火起来。

  路畅了,景美了,蔡浒嗅到了商机。2019年,他和朋友投资30多万元,在万宝沟村打造了乡村骑行俱乐部,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地的骑友,到这里补给、食宿、交流。

  村庄人气旺了,村民财路广了。万宝沟村一些村民经营起“农家乐”,专门为骑友和游客制作农家饭菜,提供短期休憩之地。村民王更新家的“老山沟农家院”里,摆着大锅大灶,饭菜主打绿色健康农家餐,受到游客欢迎。

  近年来,万宝沟村附近举办了国际山地越野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万人徒步大会、观花节、采摘节等上百场活动,给村庄带来了发展商机。

  如今,村里投资300多万元的游客中心建起来了,可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投资1000多万元的颐养中心项目,正在装修中;提供打靶、拓展训练等服务的“军事乐园”,发展势头不错……

  村民们说,未来,他们的就业渠道将越来越宽,日子会更红火。

相关新闻
霞浦三沙光影栈道吸引大量游客

台海网8月31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8月29日,不少群众和游客在霞浦三沙光影栈道游玩、拍照,观赏美景。据了解,该栈道靠山面海,走势沿山体蜿蜒曲折,总长11.75公里,总投资1.85亿元,分临海栈道、森林栈道、山海栈道三期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青山、碧海、森林闭环,打造成一个集休...

一村一寨总关情丨精准扶贫 风起十八洞

一村一寨总关情丨精准扶贫 风起十八洞   湘西的5月,是一年中降水量最为丰沛的时节。尽管一大早就细雨霏霏,但十八洞村的施芳丽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做着要出门的准备。   施芳丽和丈夫龙金彪前些年一直在外省打工,2014年精准扶贫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2016年他们回到家乡发展,现在龙金彪在村里的合作社忙碌,而施芳丽考入了村旅游公司,担任讲解员。   十八洞...

惊险!事发平潭,4名游客被卷入海!其中有2个小孩!

22日中午,在平潭君山片区磹水村长江澳海域,风浪将岸边的游客卷进海中!其中还有孩子!情况十分紧急!   “这里是长江澳海域,刚才有游客被风浪卷走了,快来救救他们!”8月22日12时50分许,实验区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报警称,在君山片区磹水村长江澳海域有小孩落海。   ...

临睡前发现客厅1厘米裂缝 她的这一举动救下21户村民

17日凌晨 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丹景街道 全安村村道开始崩裂 6座民房在山体滑坡中倒塌 庆幸的是 这次滑坡没有一人伤亡 而这一切 都要感谢村民巫素珍 △巫素珍吹哨报告山体滑坡 临睡前发现房屋裂缝 扯着嗓门喊周围居民“快跑” 17日0时30分,全安村53岁村民巫素珍正准备关灯睡觉,突然发...

老汉的“长城瘾”【组图】

8月20日,张鹤珊在长城上巡视(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5岁的张鹤珊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村民,他从23岁起开始守护着村子附近的明长城,至今已有42个年头。   作为当年明代长城守城将士的后代,出生在长城脚下的张鹤珊从小听老人讲长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