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群众阻遏风险
按照江苏省公安厅警力跟着警情走、巡防随着客流动和全时空布警、网格化巡控、一体化运作等要求,南京地铁公安构筑了“企业安检、专业巡防、科技筛查”三道防线,不断提升反恐处突、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的核心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将各类风险过滤在站外、阻遏在车外。
南京地铁公安深刻认识到深化地铁群防群治、联动共治对于维护辖区平安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筑牢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南京在地铁二号线云锦路站建立了全国首个反恐防恐宣传主题车站,在南京南站新建了“平安合伙人”主题驿站。“这些窗口、平台展示了南京地铁公安始终将确保地铁安全万无一失放在核心首位,借助地理优势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的同时,推动和提升了人人参与地铁平安建设的热情。”赵健说。
针对地铁风险隐患发现、监管、处置难度高的情况,南京地铁建立了“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以车站为单位构建由驻站民警、车站员工、周边社会力量等人员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而“平安合伙人”成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最大群体。
“‘平安合伙人’最高峰时达到1.6万余人,目前相对活跃的有6000多人。”南京地铁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陈晓星说,“平安合伙人”在治安防控、打击破案、应急处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仅今年以来就提供各类信息3800条,其中有价值的866条,协助民警抓获嫌疑人25人(次)、排除安全隐患64起,为民服务1630余人(次)。其中,既有发现抢夺案立即报警、协助民警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打击犯罪“急先锋”,又有发现乘客携带汽油桶坐地铁、通过微信报警妥善处置的反恐防范“千里眼”,还有报警并扭送性骚扰女乘客嫌疑人至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排头兵”、及时上报地铁内设备进水的应急处突“顺风耳”、帮扶老人的服务群众“活雷锋”。
身份认同凝心聚力
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南京地铁逐步对“平安合伙人”职责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即包括制止地铁区域内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并报警,带头开展自救互救;主动帮扶需要帮助的乘客;发现地铁车站或列车上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参与地铁重大安保和安全隐患排查,维护地铁安全稳定等。
南京南站派出所管辖着16座车站,去年辖区总客流1亿人次。仅地铁南京南站就有4条换乘线,而且与高铁站、汽车站相连。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平安合伙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南京南站派出所在册‘平安合伙人’已有300多人,19人曾为警方提供线索、协助抓捕嫌疑人、提供有效安防信息等,提升了发现和处置不安定因素、苗头性治安问题的能力。”南京南站派出所所长仇铭介绍说,“平安合伙人”2019年度参与派出所重大节假日执勤、各类培训500多人次,派出所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各类信息、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向他们传授如何在地铁公安的指挥下安抚群众情绪、带领乘客有序疏散、防止发生次生伤害等技能,还开展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急救常识培训,以便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南京通过进社区、进医院、进企业、进高校、进机关单位方式拓宽招募渠道,通过媒体发布招募公告,利用南京地铁公安分局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安合伙人”理念及相关奖励措施等,调动商铺业主、广大乘客的积极性。“由于资源优势突出,目前已经组建有1000人参加的反恐志愿者队伍,通过提供实名制免费乘车卡、统一购买保险等优惠措施,奖励积极发挥作用的反恐志愿者。”赵健介绍说。
为进一步加强“平安合伙人”身份认同感,选聘“平安合伙人”时,南京地铁公安分局专门举行聘书发放仪式。
以地铁主题车站为载体,南京地铁公安分局在地铁南京南站建立集教育培训、安全宣传、日常休整为一体的“平安合伙人”主题驿站,发挥日常培训演练作用,给“平安合伙人”带来更强的归属感、更多的获得感。此外,在地铁站厅、车厢中播放“平安合伙人”主题宣传片和救援知识视频,在列车车门等显眼处张贴招募二维码,广泛宣传和实践平安地铁理念,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南京的经验在于真正把局外人变成合伙人,将‘平安合伙人’变为站区民警的眼睛、耳朵和公安机关的移动探头,从而实现地铁治安共建共治共享。”江苏省公安厅内保(地铁公交安保)总队总队长薛魁认为,“平安合伙人”是南京地铁公安贯彻落实“枫桥经验”的创新尝试,开创地铁公共安全社会化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