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笑容与泪水:扶贫中的独特注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半月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导读

  精准扶贫吹响了中国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数年来,无数扶贫干部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投身一线,与贫困户并肩克穷。扶贫干部、贫困户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书写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他们的笑容和泪水成为脱贫攻坚的独特注脚。

  唤醒心里沉睡的力量

  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一个深度贫困县。新中国成立后,世居佤族、拉祜族的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向记者讲述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的贫困户——二妹的故事时,西盟县委书记杨宇数次哽咽落泪。1995年出生的二妹,在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端菜、搬砖……因为没有技术、学历低、说不好普通话,工资一直很低,攒不下多少钱。

  2015年,由于父亲被查出肝腹水,加之母亲精神失常,二妹无奈回到班母村照顾父母。在自己结婚时,因为贫穷,连宴席都没办。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她内心十分自卑,见到生人就躲。

  杨宇说,这些年扶贫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群众没有脱贫意识,一些群众穷惯了,也麻木了。

  “工作特别难做,仿佛群众不愿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杨宇说,2015年和2016年是工作最苦的时候,这种苦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感觉看不到希望,很疲倦。

  经过几年的帮扶和发动,情况有所改观。2018年,西盟县又与一家蜂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给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和养殖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的党员扎莫把二妹也带到蜂业公司务工。“不知道被蜇了多少次,但总算把技术学会了。”二妹说,从抬蜂箱、砍草做起,直到学会培育蜂王、简单分群,月工资超过2000元。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老寨(上图)和新房(下图)杜涓涓 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习近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8日到10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谈黄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

福建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核验工作 确保6月底前不住危房

台海网6月1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9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的通知》,对新发现的住房安全未保障户,可以通过集体公租房、租赁闲置农房、鼓励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确保6月底前贫困户不住危房。   《通知》要求,省住建厅、省扶贫办要统筹指导核验工作;市、县(区)建设局要依托省住建厅下发的培训视频和...

新疆贫困户脱贫记:政策帮扶加自身努力成致富能手

“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除了依靠国家的政策帮扶和自己努力,还要感谢我致富路上的引路人——阿地里江·买买提警官。”在维修部里,赛旦·艾比布里一边忙着手边的活计,一边讲述着他的脱贫经历。   今年41岁的赛旦是新疆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村民,曾是贫困户的他虽然只有小学文...

漳州漳浦后洞村:破石屋变小洋楼 贫困户笑开颜

台海网6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初夏时节,来到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洞村贫困户陈长银家,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洋楼伫立眼前,屋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快,请到屋里坐,喝茶。”屋主陈长银刚从自家的李子园回来,脚上还沾着泥巴,顾不上收拾就热情地招呼记者。   后洞村位于湖西乡西北部,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县级重点扶贫村。全村共有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长银是其...

南平建瓯:跳出“穷窝窝” “搬”进新生活

台海网6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在建瓯市东游镇镇区,贫困户叶健瓯位于国道边的汽车服务中心招牌格外醒目。汽车维修、美容、更换配件、清洗打蜡……小店所有的工作都由叶健瓯和妻子两人完成。虽然辛苦,但夫妻俩任劳任怨,因为能从偏远自然村搬到镇区,在家门口开间小店,对他们一家而言已足够幸运。   叶健瓯原住在海拔1200多米的盛地村半山自然村,距镇区近4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