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甘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贫困户变身“工薪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兰州4月19日电(记者任延昕、何问)记者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从2018年起,甘肃已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9400个,实现人均年增收6000元。

  56岁的曹玉良家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什字镇李家庄村。他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妻子患病,原本在外务工的他不得不返回家乡。返乡后断了收入来源,妻子的医药费和一家六口的生活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筹莫展之际,村里将他选聘为公益性乡村保洁员。经过简短培训,他在2018年6月正式“上岗”,过上了每月领工资的“工薪族”生活。

  从周一到周五,他每天开着垃圾车回收家家户户门口的垃圾,再统一转运到垃圾中转站,同时负责村里主干道的路面清扫工作。每月500元的工资虽然不高,但给了他一颗“定心丸”,现在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在村里的果园就近务工,每月收入近3000元。

  “对于留守贫困户和残疾人,乡村公益性岗位为他们提供了稳定性收入,既方便照顾家里,也把钱挣了,一举两得。”灵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立斌说。

  张立斌介绍,目前灵台县已在26个深度贫困村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04个,岗位包括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等8类,并在今年新增爱心理发员岗位。

  半个月前,什字镇曹家老庄村的建档立卡户景亚林正式当上了村里的爱心理发员,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村委会专门腾出一间杂物室作为爱心理发屋,还给她张罗了必备的理发工具。

  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景亚林一度被“束”在了家中,丈夫在外开货车的收入成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如今,她每周三天到爱心理发屋上班,为电话预约的村民们理发,得空还背上理发工具上门服务,给心存顾虑的老人讲解优惠政策。

  “上岗”半月有余,景亚林已为近30个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理发服务。“每月有了500元收入,还能帮助别人,觉得生活有了新奔头。”她说。

  甘肃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四级调研员令江红介绍,今年甘肃将开发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重点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同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将再开发2万个临时公益性岗位。人选范围在延续以往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基础上,将边缘户纳入人选范围,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

  目前,2万个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发任务已完成,各市县根据劳动力返岗滞留情况和防疫工作需要,开发了保洁环卫、防疫消毒、巡查值守等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岗位。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将于4月底完成人员选聘和上岗。

  “乡村公益性岗位可有效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同时提升乡村综合管理水平。”令江红表示。

相关新闻
一方用工难一方就业难 天津台企与甘肃镇原千里合作谋共赢

新员工专用车(图片来源:静海区台办) 3月18日,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驶出的大巴,跨越1300公里,到达天津市静海区台资企业---信隆实业有限公司。大巴上首批28名来自镇原的信隆新员工,将在这里开启2020年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镇原县是静海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对口支援县,也是静海在西部的亲人与家人。截至目前,镇原县与静海区一直保持着0确诊、0疑似的硬核...

宁德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 就业困难人员安置有“托底”

台海网3月21日讯 据宁德晚报报道 公益性岗位以其“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的属性,成为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措施。近日,宁德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转发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据介绍,公益性岗位是由各类用人单位开发并经当地人社部门认定,用于安置...

跨越海峡的牵挂 甘肃台企与政府并肩战“疫”

向台企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台湾网 发) 连日来,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远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也关注并牵挂着大陆人民。   2月6日,受台湾欣欣生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星景先生委托,甘肃省泾川县旭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程强向县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送来了价值20万元羊肉罐头、价值10万多元的牛肉、牛排等物资。   程强说,疫情发生...

甘肃临夏州务工人员:厦门是我的第二个家

台海网1月24日讯 据厦门电视台报道,来厦务工的甘肃临夏青年牟得龙,也要回家了。前两年,他通过厦门与临夏州的东西协作劳务帮扶政策,来到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工作,现在,他已经逐渐适应了厦门的工作和生活,把厦门当成了第二个家。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在厦门的工作和生活。   玉晶光电负责人VS牟得龙:带点衣服、带点礼物回去,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