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云支教”主播重返西部 南开学子志愿服务从不“断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随着新疆阿勒泰地区正式开学复课,这几天,南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也从线上“云支教”课堂重返线下,奔赴祖国西部一个个等待着他们的讲台。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回信,也是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和热切期望。在这个特殊的寒假,南开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团、甘肃团、西藏团的队员们通过线上“云支教”的方式,没有让学生们落下一堂课。他们用年轻的智慧,尽己所能地践行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之事”的庄严承诺。

  疫情肆虐,眼看着白衣战士冲在一线,支教团的大学生们纷纷报名参加了由南开大学团委发起的“公益家教”志愿服务活动。

  服务于甘肃省庄浪县的郭金梦、龙俊、诸葛梦婷、张焜,以及服务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高盛、鲁征宇、闫通慧、薛博文8名志愿者,共组建了包含初中数学、物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8门学科在内的8个兴趣学习小组,结对帮扶医务人员子女。一个月来,他们累计直播80余小时,560人次观看。

  新疆团成员、毕业于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鲁征宇也是医务人员子女,他最能体会医务人员子女的感受。每天晚上8点半,鲁征宇都会准时进入直播间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经验。“学物理、爱物理、讲物理”,他不仅喜欢自己和物理“打交道”,更愿意和孩子们分享“物理的世界”。

  一位高三的学生说,听完他的讲解,之前不会的知识点一下子明白了,这让鲁征宇感到特别有成就感,“没有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竟然会对这些和我有着‘奇妙缘分’的孩子们有帮助”。

  公益家教志愿者之一、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团成员张焜说:“孩子们的一声‘哥哥拜拜’,就好像把我们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一种责任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虽然不能身赴前线,但志愿者们愿意“倾尽全力”为白衣天使减少一份后顾之忧。一名听课的孩子说:“第一次追网课这么着迷。”

  由于内地和新疆有两小时左右的时差,服务于新疆阿勒泰的志愿者高盛每天晚上都要等到11点半才陆续收到跨越3000公里而来的作业。

  高盛所教科目是化学,而化学网课安排在每天上午的第二节。所以,高盛要求自己必须在前一天的晚上就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相较于传统的“手改卷”,用线上平台对照孩子们上传的作业照片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上批改,对“脑力”和“眼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即便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完全部作业,往往也要到凌晨两点。白天上课、备课,晚上批改作业,成了志愿者们工作的常态。用他们的话说,每天是“足不出户,眼不离屏”。

  志愿者金旭承担3个理科班的物理教学任务。据他介绍,对于理科老师来说,不仅要练“脑力”“眼力”,还要练“耐力”“笔力”。

  因为网课期间和学生的互动基本上只能靠PPT来展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往一个小时能备完的课程,现在都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PPT。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学习演算的过程,用鼠标在屏幕上写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要像在黑板上写字一样流畅和清晰才行,为此,金旭经常自己反复练习。

  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志愿者们“离校不离教”。虽然不在服务地,但志愿服务从未中断。服务于新疆、西藏、甘肃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都在战“疫”期间变身“主播”,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远在西部的学生。自2月17日以来,任教高考科目的7名志愿者坚持每周给阿勒泰的孩子们上6天课,累计直播168小时,覆盖了服务地学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近一半的班级。

  “你好,我是一只树洞。你说,我在听。”这是支教团学生们为甘肃庄浪的学校开发的一个线上交流平台。该平台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郭金梦是南开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分团的团长,在服务地期间,她是同学们眼里善解人意的历史老师。寒假中,她“偷偷”跑到了同学们的“身后”,以“树洞”的形式为同学们进行心理辅导,排忧解难。

  郭金梦介绍,“树洞”是在疫情期间专为缓解毕业年级学生因推迟复课面临高考升学压力而建立的线上交流平台,也希望借此能推动学生在家学习的习惯养成,掌握日常积极心理暗示技巧。因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心理学专业教师,这些和学生有着更多共同话题的支教老师就顶了上来。

  这些日子,化身“树洞”的南开支教团成员和很多孩子们就家庭沟通、同学沟通、学习困扰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收获了不错的效果。刚上线不久的“树洞”已经获得了60多个校内小粉丝的持续关注。

  针对比较专业和复杂的心理学问题,“树洞”会先进行收集,再由支教团成员登录教育部在疫情期间专门开发的心理辅导平台来找寻专业资源,间接地为校内同学服务。有孩子和“树洞”说,希望每天都来树洞“打卡”,发送自己的学习计划。郭金梦说:“愿意尽自己的一分力,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做好陪伴”。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南开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和西藏分团的同学们,也都在为服务地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努力。从《学校疫情防控指南》的编辑到学校日常防控信息的采报,志愿者们虽然不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但从未“离队”。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服务于西藏拉萨的志愿者们对接联系的“网络思政课”也正式在雪域高原“上线”,生动地为藏族小朋友们讲述雷锋事迹,让雷锋精神厚植于心。

  眼下,支教队员们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可以重返西部,重新走上挚爱的讲台,重新见到时时牵挂的学生们。告别“云支教”,这群南开青年再次满怀憧憬地踏上梦想的征程。(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吴军辉)

相关新闻
走下志愿服务火线的她,做的第一件事是递交入党申请

4月10日,武汉姑娘孙卓月正式从志愿服务的东西湖赛洛城社区撤离,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而在此之前她手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我愿竭尽所能,奋勇向前,为打赢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请党组织在实践当中考验我。”这位只有23岁的姑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

厦门3.8万名初三学生今日复课 各学校均做了细致的返校措施

△厦门外国语学校学生返校后填写了《健康信息承诺书(新)》。郭丰摄   台海网4月2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同学们,春已暖,花已开!学校一切准备就绪,迎接你的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昨日,厦门3.8万名初三学生返校报到,今日正式复课。或许是已有了高三学生做“先锋”,学校对于初三学生的回归,显得轻松自若了许多,纷纷打起了“温情”牌:致初三同学和家长的一...

“80、90、00”后 这群年轻人个个有担当

“边城”成“前线”?绥芬河人未曾想到,自己的家乡能摊上这么大一件事儿。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统计,截至4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绥芬河口岸输入确诊病例371例,现有绥芬河口岸报告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5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随着境外输入风险的不断增加,在绥芬河,“志愿服务”作为大多...

那个入境泪崩的留学生,做志愿者了

从伦敦回到上海的第30天, 25岁的曹元元终于如愿以偿, 正式上岗成为了一名 疫情防控志愿者。 4月15日一早, 曹元元从位于嘉定南翔镇的家里出发, 来到嘉定新城的一处集中隔离点报到, 迎接她的将是为期14天的志愿者生涯。 “之前在视频里说要‘报效祖国’, 现在我找到了最快、 最...

爱心厦门|倡导移风易俗 集美区一志愿者联盟线上线下齐发力

志愿者向杏林社区居民讲解移风易俗知识(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供图) 台海网4月1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4月16日,厦门市集美区杏林社区、石鼓路街头涌现了一批红马甲志愿者,他们手持宣传标语向路人及商家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