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天梯”上的巨变——记者蹲点大凉山“悬崖村”见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23日拍摄的“悬崖村”天梯(无人机照片)。 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县城出发,来到支尔莫乡的狮子山脚下,著名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勒尔社就藏在云端上。 阿土列尔村有四个社,除牛觉社在山下,其余都在半山腰。从山脚到位置最高的勒尔社,垂直高差800米。2016年11月之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赖“天梯”——17段架设在悬崖峭壁上,由藤条、木棍编成的藤梯,成年人上山要耗费两三个小时。 2016年5月,凉山州和昭觉县共拨款100万元,将藤梯升级为钢梯。全村人花了7个月时间,把总重量120吨的6000多根钢管背上了山,最终建成了这段宽1.5米、总长度2.8公里的钢铁“天梯”。 如今的“悬崖村”,有了安全稳定的供电,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4G网络实现全覆盖,许多村民用上了智能手机。 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扎根脱贫一线 贡献青春力量

晋美介绍吞达村生产的品牌藏香。   本报记者 袁 泉摄   冯克超(右)和贫困户梅友芝一起摘除草莓的老叶、病叶。   资料图片   谢良勇(左)、谢勇在采摘羊肚菌。   资料图片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