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毛衣奶奶”15年坚持为贫困孩子“织爱”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宁波4月6日电 题:“毛衣奶奶”15年坚持为孩子“织爱”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顾小立

  得知320件爱心毛衣从浙江宁波顺利出发跨越数千公里送往新疆库车,韩翠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毛衣之外,韩翠菊还给当地的孩子们捎去了一份落款是“宁波韩奶奶”的信:“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有什么需求写信告诉我。如果毛衣合身的话,明年奶奶再给你们寄。”

  从2005年到现在,韩翠菊坚持用织毛衣的方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温暖,目前已累计捐出超过1500件毛衣,成为远近闻名的“毛衣奶奶”。

  “我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们的冬天暖一点。”韩翠菊说。

  因爱而“织”

  韩翠菊家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今年84岁。她说,十五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幕,让本已到含饴弄孙年纪的她为爱心事业再次忙碌了起来。

  “那年春节,我和女儿无意中在节目里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冬天衣着单薄,有的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毛衣。”韩翠菊说,她边看电视边陷入了沉思,总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忽然,一个朴素的心愿涌上心头——

  “我们家里有毛线,我给他们织。”

  说做就做。几个月之后,老人亲手织了36件毛衣。老人让女儿联系了需要毛衣的一所本地学校,并亲自送了过去。

  “奶奶织的毛衣真好看!”看到各种卡通图案的毛衣,学校里的同学们都爱不释手。不过毛衣数量有限,有两个孩子因为没有分到毛衣,当场哭了鼻子。

  韩翠菊看在眼里,格外心疼,“别哭别哭,奶奶再给你们去织。”

  从此以后,“毛衣奶奶”便把织毛衣当成了退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里的橱柜里逐渐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线。“每次出门,总想着买点毛线,久而久之家里就越堆越多了。”韩翠菊笑道。

  年过耄耋的韩翠菊,给自己立下“小目标”:“一星期织一件毛衣,一年就可以织50件。”

  因爱而“痴”

  “我母亲是真的很用心在做这件事,她很快乐。”韩翠菊的女儿章女士说。

  章女士打心眼里佩服母亲的毅力。在她眼中,母亲不光要把毛衣织得暖和,还整天琢磨着如何把毛衣织得更好看。“有时候她觉得颜色太单调,她就自己配色或者加一点配饰。”

  “怎么样?这毛衣好看不?”每当章女士的耳边响起这句话时,她知道母亲又完成了一件“大作”,正满怀期待地请她“把把关”。她觉得,母亲在这把年纪还有这种把爱心坚持下去的精神,令人动容。

  “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多数时间都在织毛衣。”章女士说。

  在韩翠菊的房间里放着一把白色塑料椅,她习惯每天一边看电视,一边坐在椅子上织毛衣,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早上三四点钟就醒了,怕打扰到老伴,她索性躲在洗手间打毛衣。

  章女士回忆,前两年母亲去韩国济州岛旅行,别人在海边看风景,她却在海边打起了毛衣。朋友忍不住拍了张照片发给章女士。“你妈太敬业了,出来旅游都不忘这宝贝!”

  看到照片,章女士忍不住笑了。“我真是服了她了,有一次旅游回来,她竟然织好了两件毛衣。”

  出门坐公交车,韩翠菊会在等车间隙坐在长凳上织毛衣;去医院看病,韩翠菊在等候叫号的时候织毛衣;晚上失眠睡不着,韩翠菊便翻出毛衣织上两针——身边的朋友打趣说,织毛衣已经让韩翠菊“入了迷”。

  四川、云南、贵州、吉林、湖南、新疆……十五年来,经韩翠菊手织就的一件件毛衣被运往全国各地。她总说,只要身体允许,她会一直织下去。

  “我知道,母亲是因‘爱’而‘痴’。她牵挂的,一直是那些需要毛衣的孩子。”章女士说。

  因爱成“诗”

  最近有一件事让韩翠菊觉得特别高兴,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编织爱好者在知道她的事迹后,决定自发加入“爱心毛衣”的制作队伍,一起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织毛衣、送温暖。

  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海花园社区发起的“百人编织团”是这些爱心团体的代表。目前,团队已经招募了多个街道社区100多名编织手工志愿者,他们有些领取了毛线、工具加入编织队伍,有些爱心人士自备毛线赶制毛衣。

  “现在社区也陆续收到很多爱心市民寄来的闲置毛衣,还有来自四川、河北、福建等地的爱心网友特意将毛线快递过来。”东海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蓓说,年初,社区收到了一个来自福建莆田的包裹,里面有一个红白相间的编织袋,袋子里装的都是全新的毛线,“但包裹里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现在有这么多人帮我,我们的爱心能量越来越大,有更多的孩子有毛衣穿了。”韩翠菊说。

  “毛衣奶奶”的爱心故事,温暖了宁波一座城,也给了一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灵感。宁波诗词创作人“湿人甲”写了一首题为《织爱》的诗,专程为“毛衣奶奶”点赞。在《织爱》的结尾,“湿人甲”用深情的诗句写道:

  虽然未曾谋面

  却能触摸你的容颜

  千丝万缕

  编织爱的语言

  虽然未曾相见

  却能感觉你的笑颜

  千丝万缕

  编织温暖人间

相关新闻
漳州开发区一名8岁女童找奶奶独自走上厦漳大桥

▲独自走上厦漳大桥的小女孩   台海网1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通讯员 吴渊杰 高加聪)17日下午,龙海市公安局海面边防派出所民警在厦漳大桥巡逻时,发现一名小女孩在大桥上独自行走。厦漳大桥是封闭式高速公路,非常危险。   民警立即把车停在避险车道上,把小女孩抱...

90岁奶奶收到新棉被笑开颜 240床“新春被”暖意浓浓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奶奶,我们给你送来新棉被了!”美湖社区工作人员递上暖和的新棉被,90岁的老人陈碧娟开心不已。   近日,思明辖区多个街道、社区暖意浓浓,240床新棉被(包括220床被套)已送到受助人员所在的街道、社区等单位,随后送到受助人员家中。有了爱...

78岁“抠门”奶奶义助50多名贫困生

年近八旬仍然坚持自己做一日三餐;在菜市场总是买别人挑剩下的便宜菜;喝完的老酸奶盒子也要留下来当废品卖……78岁老太肖子文在外人看来有点“抠门”,但是23年来她和老伴一起以微薄的收入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子。   肖子文家中共有八姊妹,她是老大,因家庭贫困13岁便辍学赚钱养家。“我自己吃了没读书的亏,不希望别人也因贫困而失学。”肖子文说,这便是她助学的...

用毛线钩出一米高米奇 厦门社区牛人自学钩编成高手

陈志婕钩的一米多高的米奇。   陈志婕钩的花朵。   台海网6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大到一米多高的钩编米奇,小到精巧的掌上玫瑰,今年41岁的陈志婕在毛线的色彩翻飞之间,展示着内心的绚烂世界。   不到两分钟   钩出一朵小雏菊   左手绕着毛线,右手握根钩针,五彩的毛线在陈志婕手上快速地转成了一个圆圈,随着毛线继续上下翻飞,圆圈外瞬间就长出一片...

不想和你说再见

2月13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宿舍,黄诗韵、黄嘉韵的奶奶在厨房做饭,一家人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2月14日,黄诗韵、黄嘉韵告别父母,随奶奶踏上返乡的旅途。22天前,这对姐妹从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的老家出发,历经两天一夜,跨越千山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