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敬患如亲 暗香如梅——记火神山医院医生敬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武汉3月18日电 题:敬患如亲 暗香如梅——记火神山医院医生敬梅

  黎云、贾启龙、吴浩宇

  光看身板,敬梅似乎挑不起这副担子。

  1米54的身高,柔弱单薄,见人就笑,很难想象敬梅是一位在上海大医院工作的“大医生”、急诊科主任。

  32年军龄,从医26年,救了多少患者,敬梅已经记不清了。但来到武汉,亲眼目睹患者的恐慌、焦虑,还是让她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50多岁的患者范先生整夜睡不着觉,吃了加量的安眠药也不管用,见到医生护士就会反复问:“你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已经不行了?”

  敬梅查房,范先生又拉着她:“如果我不行了,我就不治了,我要回去。”敬梅告诉他,再过个把星期,他就可以出院了。可是范先生不信,觉得医生是安慰他。

  拿着范先生的胸片,敬梅指给他看:“你的肺部状态很好,吸收恢复很不错。”范先生反驳:“我又看不懂X光片。”

  敬梅想了想,又找来一张重症患者的胸片,两张对比着:“这回能看清楚了吧,你的病情真不重。”

  这回,范先生不说话了,但显然放松了不少。

  晚上,敬梅特意安排当班护士过去看看他睡得怎么样。护士回来说,睡得不错。

  “他的病情真的不重,但他的思想负担是真的很重。”敬梅说。

  科里还住着一位24岁的小伙子,敬梅管他叫“弟弟”,各种手段都用了,核酸检测却迟迟不能转阴。

  “弟弟”很少说话,是个宅男,在病房就是玩游戏,不运动也不交流。别的患者见到医生护士会说“谢谢”“辛苦了”,他一次都没说过。

  敬梅急,找到他的妈妈,从生活习惯到既往病史,一一询问清楚。“弟弟”不开口,敬梅就大事小事跟妈妈沟通,然后调整治疗方案,安排专家会诊,监督他吃饭,赶着他下床锻炼身体。

  住院34天后,“弟弟”终于出院了。这位不爱说话的年轻人到达隔离点后,给敬梅发来一条微信,说了一句:“在此无以言表,深深感谢,愿所有医护人员平安健康。”

  但敬梅不是对谁都如此春风化雨,对56岁的患者老傅,那可不是一般的强硬。

  老傅犟得很,觉得自己希望不大了,不配合治疗、不愿吸氧、不戴口罩、不吃饭……本身病情都很不稳定,这样下去肯定更糟糕,几个年轻护士都被老傅气得跑出病房。

  敬梅出手了。老傅不吸氧,把吸氧管丢到一边,喊着“听天由命”,敬梅就非要给他戴上。老傅又摘下,敬梅又给他戴上。一个摘,一个戴,两个人在那里反复了5个来回。

  透过防护服的面罩和护目镜,老傅看到了敬梅双目含怒,意识到自己犟不赢她,终于选择了投降,不摘了。

  老傅不吃饭,敬梅就在一旁盯着,盯到他吃完为止。自己不在,敬梅就安排护士盯着,一顿都不能落下。护士一告状“老傅又不吃饭啦”,敬梅就过来“上手段”。

  营养上去了,治疗跟上了,老傅的病情也就开始好转了。他逢就人说:“这个敬医生啊,一日三餐都要盯着我吃饭啊,生怕我营养不够啊。”

  都说医者仁心,敬梅心善,最见不得别人有难。

  50多岁的龙先生是一名环卫工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不会讲普通话,浓郁的地方口音,连说“解放军对我好”,敬梅都要靠邻床的翻译才能听明白。

  每次查房,敬梅都要特意跟他多聊几句。普通话,龙先生能听懂,点头摇头来回应。龙先生说话,敬梅听不太明白,原先靠邻床翻译,后来邻床换成了一位高龄患者,没人翻译了,敬梅就打电话给龙先生的女儿。

  “我用这种方式告诉我的病人,我重视他。”敬梅说。

  龙先生为了省钱,入院前自己给自己理发,剃刀把头上刮得到处是伤口,有的结了痂,有的还流着血。敬梅让护士认真进行处理,防止感染。

  每次离开,敬梅都要给龙先生的杯子里倒满水。

  敬梅说:“每一个病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就这样,范先生出院了,“弟弟”出院了,老傅出院了,龙先生也出院了。目送这些或许终生不会再见的患者一个个离开,敬梅又回到病房里继续忙碌。

  夜深人静,敬梅会坐下来写病历。她写的病历,在很多同行手中传看,成为范本。

相关新闻
90后护士在意大利上“头条”…外国网友四字留言刷屏!

3月12日,意大利《共和国报》 在其头版和脸书账号的封面 发布了一张中国医护人员的照片 引发网友关注 照片中 在空空荡荡的方舱医院里 两名医护人员身着蓝色防护服 坐在病床前,其中一人 将头轻轻地靠在另一人的肩上 “两名医护人员在离开 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前休息了一会儿。 在最后...

90后护士在意大利上“头条” 外国网友四字留言刷屏

3月12日,意大利《共和国报》 在其头版和脸书账号的封面 发布了一张中国医护人员的照片 引发网友关注 照片中 在空空荡荡的方舱医院里 两名医护人员身着蓝色防护服 坐在病床前,其中一人 将头轻轻地靠在另一人的肩上 “两名医护人员在离开 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前休息了一会儿。 在最后一名病人病毒检测呈阴性后, 武昌方舱医院关闭。” 《共和国报》的图片配文称 一名护士...

3000多重症患者还在与死神惨烈搏斗 如何为他们赢得时间?

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杀死新冠肺炎病毒的药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压力究竟有多大?他们如何才能抚慰那些正在经历煎熬的身心?《新闻调查》记者记录下这个非常时期,人们所付出的非凡努力。 总会梦到同事没防护就进病房,晚上经常会焦虑地醒来。 这是陈澍接受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的讲述。他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感染科医生,疫情暴发之后,他...

仅三天 以色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100例增至200例

当地时间3月15日,以色列卫生部发布的疫情通报显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200例,从100例骤增到200例只用了三天时间。针对目前的严峻形势,14日深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了最新防疫措施和管制令。除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外,内塔尼亚胡宣布,在司法部的许可下,以色列政府将...

3000多重症患者还在与死神惨烈搏斗 如何为他们赢得时间?

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杀死新冠肺炎病毒的药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压力究竟有多大?他们如何才能抚慰那些正在经历煎熬的身心?《新闻调查》记者记录下这个非常时期,人们所付出的非凡努力。   总会梦到同事没防护就进病房,晚上经常会焦虑地醒来。   这是陈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