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疫情下的一堂特殊送教上门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青山向着远方延展,微风拂过,油菜花海掀起“浪花”阵阵。花海的尽头,14岁的乐乐戴着口罩,正倚着门向外张望。

  有些日子没有见过老师冉敏了,乐乐游移的目光中透出期待。上次见她还是半个月前,冉敏送来口罩,为乐乐上了一堂防疫科普课。或许是听懂了,一见到冉敏,他便张开双手,口中咿咿呀呀。仔细听去,是“洗手”这个词。

  乐乐的家在秦巴山区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老龙村。这里四面环山,是陕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从小罹患脑瘫和癫痫,乐乐的智商仅相当于4岁的孩子,身材也比同龄人矮小了许多。

  乐乐拉着冉敏的手走进堂屋。一张方桌、一个铅笔盒、一块小黑板,是他“独享”的课堂。冉敏铺开课本,一堂疫情下的特殊送教课,就此开启。

  “这是什么?”

  “花!”

  “花好看吗?”

  “好看!”乐乐顽皮地指了指窗外,那里已是一片花海。

  “乐乐,这又是什么?仔细想想,老师教过你的。”

  “嗯……”孩子歪着头冥想,突然蹦出一整句话,逗乐了冉敏:“长城!老师去过长城吗?”

  奶奶古三春就站在一旁,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孙子曾经的模样。乐乐的童年始终与医院相伴。从1岁起,父亲便带着他四处求医,安康、西安,不知跑了多少趟,病不见好,却“跑来了”十几万元外债,一个家庭就此坠入贫穷深渊。

  “上学,学校!”古三春说,乐乐慢慢长大,一看到别的孩子上学,他就爱往学校跑,嘴里总念叨着这些词。

  如果不是精准脱贫,乐乐的上学梦不知还要搁浅多久。2016年,安康市汉滨区教育部门上门摸排,决定为乐乐送教上门。关庙镇花心小学的两位老师每月至少上门两次,为他讲授最基础的识字、算术和生活小常识。

  冉敏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乐乐时的情形:衣服脏兮兮的,一见到陌生人,孩子就怯怯地往奶奶身后躲,怎么叫都不应。

  尽管做了功课,但教授特殊学生之难,还是出乎冉敏的意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交流困难。正常孩子学一两遍就会的内容,给他教一二十遍才能学会,但下次来,就又忘了。”

  乐乐的情况并非个例。作为陕西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区,在汉滨区,像乐乐这样无法正常入学的义务教育段残疾儿童就有511名。教育扶贫启动以来,当地政府为他们制定了进入特殊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种方案,目前,全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4.5%。但如何使教学适应特殊孩子的特点,也是教育部门面临的一门全新课程。

  “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特殊而遗忘他们。”汉滨区关庙镇花心小学校长石生兵说,普通课本用不了,学校就把老师召集到一起,请来专家,为孩子们编写专门教材。

  我爱我家、美丽的家乡、可爱的祖国、安全知识我知道、生活自理我能行……这本为脑瘫儿童量身定制的特殊教材,此刻就铺在乐乐面前。“这是海、这是草原。”他的指尖在一张张图画上快速划过。

  “渐渐地,乐乐学会了洗脸、洗手。有次我带他路过一个池塘,他说,‘危险,会掉下去!’我会觉得,他就像是我的孩子。”冉敏说,尽管在知识层面收效不大,但孩子的安全意识、生活习惯进步明显,“比如上次课之后,他就知道疫情期间要戴口罩了。”

  话音未落,乐乐就用手理了一下口罩带,一脸调皮的神情。

  如今,古三春的笑容多了。这个曾经贫苦的家庭,正在迎来新生。在帮扶干部包抓下,乐乐的父亲章进友申请到贴息贷款,开始帮村里的合作社养猪。去年起自己单干,年收入十余万元,家里盖起新房,现在猪圈里还存栏100多头。

  乐乐爱画画,最喜欢画花。冉敏手把手,一笔一划教他。一朵花的图案,在本子上渐渐浮现。

  “花,春天!”乐乐一字一顿地说。

  屋外,油菜花开得正艳。(记者陈晨、梁爱平)

相关新闻
决不让一个贫困孩子掉队——西部一所农村小学的网课见闻

疫情期间,重庆市南川区大观小学积极响应区教委的号召,开展了“停课不停学”活动。但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少数孩子无法上网课。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不能上网课,我就每天打电话布置学习任务,可学习效果还是不怎么好。”学校教师群里,老师们为班上有孩子不能上网课发愁。   大观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有1863名学生,其中一些学生家庭贫困,来自偏远山区。...

亮相国新办见面会的5位凡人英雄:武汉小学音乐老师变全能志愿者

2月23日16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记者见面会,首次邀请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受邀的5位一线抗疫人员来自公安、医疗、教育、快递等行业。南都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令人钦佩的抗疫故事。 ...

央媒关注!晋安这些老师试水当“主播”!太赞了

台海网2月11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在家成为绝大多数人近段时间的标准动作。可即使是“宅”,也能“宅”出一番新天地。   近日,晋安区福州十中高三教师自制花式直播设备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火遍全网,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以...

“改变人们对体育老师的偏见”!福清这位老师花了30年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赛场内,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围住一名大汉,大声欢呼着……26年了,这张发黄的相片至今还放在翁敬恺的抽屉里。翁敬恺是照片的主角,当时他带领福清三中排球队战胜福清市少体校排球队。   30多年来,翁敬恺从一名农村体育教师,成长为福清市基础体育教学的领军人物。“我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师的偏见。”翁敬恺说。   坚守情怀  ...

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空间创建活动2019年省级示范空间名单公示》

近日 福建省教育厅发布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空间创建活动 2019年省级示范空间名单公示》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空间创建活动2019年省级示范空间名单公示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活动初选工作的通知》(闽教办科〔2019〕11号),我厅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省级示范空间400个,其中一等奖98个、二等奖1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