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安徽铜陵:志愿者温暖一座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90后”小伙高磊是土生土长的安徽省铜陵市灰河乡人,2017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为太阳村一名基层工作者,并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列,为2000余名村民提供服务。如今,村里乡邻遇到事总会找高磊商量,请他出主意。

  在安徽铜陵的社区、街头、乡村,像高磊这样的志愿者已经有一万多人,平均每180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他们奔波的身影、持续不断的活动、热情的笑容,让这座长江边的城市充满着活力和温度。

  铜陵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活动方式,聚焦政策咨询、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方面组织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围绕“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路子,打出了铜陵“特色牌”。

  密织网格解决“谁来做”

  冬日暖阳照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展现乡村秀美。在铜陵市西联镇犁桥村广场,文化志愿者精彩的文艺演出传递着欢乐和喜庆;书法志愿者挥毫泼墨,给乡亲们写春联,为群众送上新春的祝福;医疗志愿者为群众免费体检;教育志愿者免费向小朋友们赠送图书和学习用品。义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服务品牌层出不穷。

  目前,铜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网络已健全,市本级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巡回团,下设9个服务分团64个服务小组;一县三区均成立了服务总队,在总队的引领下,463个乡镇、行政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服务大队和服务队,270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000余名骨干活跃在基层一线,登记在册的实践志愿者有1万余人。

  为深入开展活动,形成联动合力,盘活服务资源,铜陵市各相关部门强强联合,结合各自特点,在平台上注重整合,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这五大服务平台;在力量上注重聚合,既聚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教育、文化等涉及民生的部门以及学校等,又注重吸纳草根名嘴、本土专家、乡贤人士、“五老人员”等,形成最大合力;在形式上注重融合,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这样的“网格”,让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服务类型也几乎涵盖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市民有需求,志愿者的“红马甲”立刻出现在面前。

  专家专长解决“做什么”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来自于民。“立足基层招兵马,同时突出专家专长,组建特色专业分团定向服务,让服务更细化、专业化、精准化。”铜陵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负责人吴国禧介绍,铜陵市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村、社区基层,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基层推荐和组织评选,把那些能说会讲、能唱会跳、能教会干、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各类能人吸纳进来,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心理、情感上与群众实现“无缝对接”。

  遴选出的能人不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大队的骨干,更是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具有艺术特长的王祝华就是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分团的一名志愿者,从年头到年尾,她常常带领一批文艺志愿者活跃在乡村社区,为老百姓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前不久,在枞阳县钱铺村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他们特选了黄梅小戏《打纸牌》送给群众,笑声阵阵中传递着移风易俗的必要性。

  “到乡村后,和大家台上台下互动,感觉他们太需要我们这些文化产品了。我们文艺志愿者要多创作出好戏,一方面把戏送到田间地头,另一方面把党的理论宣讲融入节目中,说到群众的心坎里,解决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王祝华说。

  农业农村服务分团、关爱儿童分团、法律政策服务分团、卫生健康服务分团、体育健身服务分团、科技科普服务分团等9个分团均由专业人员组建,他们根据专业特长,开展“定向”服务、“精准”服务,开展理论宣讲、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解决群众专业问题、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形式多样解决“怎样做”

  “咔嚓!”——过年了,77岁的五保老人王取成用最灿烂的笑容定格了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全家福”。这几日,志愿者来到王取成老人家里,为老人拍摄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虽然是一张只有一个人的“全家福”,但老人却满脸笑容。“现在住的是干净整洁的房子,生活有保障,看病能报销,他们(志愿者)也经常来,生活非常顺心。”王取成喜笑颜开。

  为群众义务理发、义诊到家门口、太极拳现场教学、送春联和剪纸作品上门……铜陵市贴近一线搭平台,力求在合适的时间节点、运用合适的形式,开展“举旗帜·送理论·进中心”专题宣讲、“道德银行”“文化三下乡暨送文化年货”“冬日暖阳”“青少年科学探究课堂”等各类“暖民心聚民意”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志愿队伍积极作为,志愿活动多姿多彩,孕育而生的是一个个亮丽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在全市实施的“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被安徽省委宣传部作经验推荐;培育出“党的理论政策百姓宣讲队”“快乐三点半课堂”“老人智能手机培训班”等特色品牌;“快乐三点半课堂”利用城区学校下学后、农村学校中午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戏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们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健康成长的乐园。 (记者 常河 通讯员 李莉)

相关新闻
让我做你的眼——志愿者助盲人踏上“春天的旅程”

新华社长沙2月13日电(记者 史卫燕)大年初七晚九点,谢文井踏上了回深圳务工的旅途。在候车室,接到谢文井的志愿者来到他身前放低肩膀,谢文井收起盲杖,将右手搭在志愿者身上。   这样默契的画面显然不是第一次出现。从送站到帮助购票、接站,湖南常德火车站的“小柳树”们为盲人朋友提供服务3年了。   “小柳树”客运服务品牌是常德火车站一支由铁路职工、大学...

厦门集美志愿者进社区送温暖

学员和志愿者展示窗花作品。何宇薇 摄 台海网1月30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年味渐浓,人心愈暖。1月29日下午,厦门市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组织25名亲子志愿者前往集美区福乐家园,开展“爱在新春,志愿有你”福乐家园春节送暖志愿服务活动,与学员们共度暖心时光。 一曲《幸福拍手歌》...

福建:用爱温暖回家路

1月22日,青年志愿者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厅向乘客赠送春联。   台海网1月24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 当日,温暖回家路——“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暖冬行动万名志愿者在行动暨“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新春赠联等活动在福州火车站举行。

厦门志愿者增派人手 为返乡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是春运第一天,厦门火车站共发送旅客8.2万人次,与去年春运首日相比增长10.8%。当天,志愿者们增派人手,为返乡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昨日上午,厦门铁路公安处在厦门火车站南广场举行了“中国好人”许刚先锋队启动仪式。春运期间,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