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据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组织动态”)
1月25日,中国机构编制网正式对外发布《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简称“三定方案”),中国政府网予以转发。
根据三定方案,民政部应强化基本民生保障职能,为困难群众、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社会服务,促进资源向薄弱地区、领域、环节倾斜。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元参与主体,推动搭建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三定方案,民政部的内设机构也将做出相应调整。
1月19日,在中国慈善联合会举行的“2018中国慈善年会”上,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表示,民政部最近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慈善事业有关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设立了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调整的不仅是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儿童、养老等多个领域都有变化,在这些领域工作以及关心这些领域的各方需要格外关注。
在1月25日上午民政部举行的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针对三定方案的正式发布,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张卫星表示,民政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狠抓新“三定”规定落实,全面履行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职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新起点上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
设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根据三定方案,民政部设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其职责包括:
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和慈善信托、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管理办法。拟订福利彩票管理制度,监督福利彩票的开奖和销毁,管理监督福利彩票代销行为。拟订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政策,组织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经过这一调整,慈善事业的相关工作将集中到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在此之前,慈善工作由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和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负责组织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组织和指导社会捐助工作。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的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工作,而不是慈善工作。
2016年,《慈善法》实施后,《慈善法》的相关落实工作主要由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主要负责其中的慈善信托工作。
此次调整后,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政策和慈善信托、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管理办法等工作将集中由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落实。
社会工作方面,经过这一调整,其被重视程度将进一步加强。
此前,社会工作是社会组织管理局的职责,此次调整,不仅是将职责调整到新的部门,而且是社会工作首次出现在正式司局的名称中,显示出社会工作地位的提升。
此外,将慈善工作和社会工作放在一个司局,也显示出社会工作与慈善工作的密切关系得到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