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伊现场与主持人对话,畅谈小小公益观。
谢伊在校学习自觉,乐于助人,受师生喜爱。
台海网6月3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从福建厦门一路向西3000多公里,就到达了美丽的青海。13岁的厦门女孩谢伊,已经连续三年,把她的目光和脚步投向玉树,投身公益传递爱和温暖。”
昨晚,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发布活动在CCTV少儿频道播出。好少年谢伊在发布现场接受主持人采访,畅谈她的小小公益观。
晨报《公益周刊》主编之女、厦门外国语学校集美分校初二学生谢伊,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者,成了全国2018年第一批10名“新时代好少年”其中之一。
昨晚的节目中播放了专题片,展现了小小志愿者谢伊参加公益项目的点点滴滴。青海玉树爱心餐、脊柱侧弯筛查项目、可可西里入户家访等,还有谢伊在厦参与义卖的镜头,都一一重新呈现。
“她小小的心灵,已播下胸怀天下的种子……”这是栏目组在专题片结尾,送给谢伊的评语。最后一位出场的谢伊,作为5名受访代表之一,现场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
“我们和那里的藏族小朋友,都成了很好的朋友。”让谢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叫巴扎的叔叔。每次到达青海玉树时,巴扎叔叔都会亲自到机场迎接,献哈达。
当被主持人问及如何理解公益时,谢伊认真地回答道:“很多人认为,做公益就是去捐赠钱财物资,但是我们能做的,是去改变他人的观念,付出自己的一点行动。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年纪需要做到的公益。”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谢伊感动不已。“有一位义工的妈妈,我们叫她阿妈。”谢伊回忆,阿妈心里很感激大家,特地为我订做了一套藏袍。当志愿者们已经要坐飞机离开时,藏袍才刚订做好。阿妈就驱车追到机场,把藏袍交给工作人员。就在飞机快要关舱门的最后一刻,藏袍被送到了谢伊手中。
“作为谢伊的班主任,我很开心地发现,孩子们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他们都聚集到一起。”在收看了发布活动后,谢伊的班主任郭伟婷表示,在平时生活中,谢伊会带领同学们做简单的善事,在谢伊心里,“善”不分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