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自闭的孩子
称为“星星”的孩子
在遥远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
你们了解他们吗?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吧!
乐响星空
2015年10月17日晚上,厦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乐响星空”钢琴独奏音乐会,主角是自闭症男生潘泳霖。这是一场公益音乐会,也是厦门史上第一场众筹钢琴音乐会,仅一天众筹款就大大超过预期。
有欣慰
上课时沟通有障碍,记谱能力特别强。
1岁时,潘泳霖会说爸妈等简单词汇,到1岁半时,反而不会了,连点头、摇头都不会了,3岁时,被诊断为“重度自闭症”,4岁半开始学习音乐,之后曾中断。11岁时,潘泳霖开始学习钢琴,五年前,他又跟随拥有两个硕士学位的陈瑶学习,钢琴演奏水平提高得很快。2015年7月,潘泳霖以“良好”通过钢琴十级考试。
老师陈瑶说,给潘泳霖上课比较特殊,有时一句话要重复10遍,还不清楚他听进去多少,课后还需要反复陪练。“上课时,他会简单地和我说‘陈老师好,陈老师再见’,觉得难的时候,会说‘难’或者‘哭哭’,但没法完全沟通。”
不过,陈瑶认为潘泳霖的优点不少,弹得也挺好。如他的记忆力特别强,有些曲目过了很久没弹,他还能在短时间内回忆起来,比其他学生要快,视谱能力也强。此外,他平时喜欢在电脑上做音乐,自己创作,具备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弹琴时还不需要看琴键。
弹琴时,潘泳霖一定要把曲目弹奏完毕,哪怕是老师、父母中途叫停,他也不会停下,除非是强行把他的手用力拉开,“注意力还是很集中的”。在台上演奏时,潘泳霖不容易紧张,因为好奇,他还会边弹边看台下观众,看他们的反应。曾有一次,潘泳霖演奏结束后,不是回到后台,而是直接走到台下观众席中。
有心酸
情绪经常不受控制,家人要寻找经常消失的他。
潘振华说,前晚的演出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几乎满场,没想到儿子演奏了13首曲目,从来没演奏这么多。然而此番成就背后却隐藏了很多心酸的故事。
一开始,潘泳霖的父母并不知道怎么和他交流,因为他基本上是拒绝交流的。“自从发现孩子是自闭症,整个家就完全围着他转。”
但潘泳霖的情绪经常不受控制,还一度出现自残行为,在青春期时曾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家里的东西总是被他砸坏。甚至第一次到陈瑶家学琴时,他拼命猛砸钢琴,四处乱跑。“有几次,我们实在受不了,把地下室打扫好,准备装修完让他住进去,但还是没忍心。”
此外,潘泳霖还会经常消失,家人需要四处寻找,印象最深的一次竟是找了八九个小时。“他的睡眠需求非常少,不仅晚上睡得晚,白天也不睡,经常到半夜三四点,我们还要陪着他。”
有回报
他的感情其实很敏感,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
很多人以为自闭症孩子是没有感情的,但潘振华说其实他们的感情很敏感,甚至超过普通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有一次,潘振华从江西开车带潘泳霖和他的小叔回家。出发前小叔还在上洗手间,潘振华和潘泳霖先上车,潘振华假意要先走,潘泳霖说,“爸爸别走,小叔还没上来。”潘振华假装不理,潘泳霖打开车门,跑到洗手间门口大喊:“小叔快点,我们要走了!”
有一次学琴时,看到老师身体不舒服,潘泳霖会说,“姐姐要休息,我一个人练,你在旁边听。”有一次,老师和潘振华去听课学习,到晚上七点多才回家,发现潘泳霖已经做好饭菜在等待,把他们都感动得哭了。
目前,国内针对大龄自闭症患儿的专门机构几乎是缺失的,潘泳霖的家人希望该领域能有所发展,也希望潘泳霖的情感表达、情绪调整和控制力能更上一层楼。
听完这个故事
你还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蓝丝带——爱让星空蓝起来
↓↓↓
4月2日,是第11个“世界自闭症日”,这是一个应该被关注的日子。而自闭症患者多为儿童,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散落各地,他们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然而“自闭症患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种种原因形成的。所以,“自闭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
为呼吁社会关注、了解、接纳、包容、关爱自闭症儿童,今天大海沧还举办了这些活动。
亮蓝灯公益活动
-
4月2日19:00——20:00 厦门中心(海沧区海沧大道)
联合国自2011年4月2日,在全球15个国家,200座地标性建筑物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WAAD)”点亮蓝灯公益活动。如今,在著名地标性建筑亮蓝灯已经成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非常重要的倡导性公益活动。
今天晚上,在厦门中心也开始了亮蓝灯公益活动。
现场活动还有
1>展示自闭症孩子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自闭症孩子亲自创作的作品100件。
2>自闭症孩子表演节目、社会知名人士表演节目、与自闭症孩子共同表演等。
2018年“自闭症科普知识”专家共识1
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
2
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兴趣局限、行为重复刻板及感知觉异常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3
自闭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发展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4
自闭症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行为特征,尚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手段;
5
不看人、不理人、不指点是自闭症婴幼儿重要的早期征象;
6
自闭症的干预无特效药物,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7
持续保持高强度长期的科学系统干预,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者的预后;
8
自闭症早期干预训练建议以改善交流、行为、情绪为重点,同时注意生活能力的养成 ;
9
父母和家庭的参与是自闭症孩子干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10
自闭症干预适宜在家庭的自然环境中进行;
11
自闭症孩子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宽容、接纳、尊重和赏识;
12
自闭症孩子危险意识较弱,需要家长精心呵护和社会关爱帮助;
13
友好接纳的学校氛围是学龄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的关键;
14
支持自闭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干预和融合教育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15
呼吁高等教育加大培养自闭症有关的医学、康复学、教育学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16
关注家庭健康,注重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
17
重视发现培养转化自闭症人士的优势能力及对社会的贡献;
18
创造条件为成年自闭症人士提供职业培训和适合的就业岗位;
19*
请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实现对自闭症及其家庭的终身人文关怀,构建适合孩子们的社会生态系统。
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足暖人心
您愿意支持响应联合国倡议的“世界自闭症日”,为他们转发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