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勇义 范希平 吴林增/文 沈威/图) “送暖进社区”之“义捐义拍义卖”活动,本周日(1月28日)下午两点半,将在南湖公园南门西侧张雄艺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海峡导报与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共同主办,我们陆续收到了爱心人士义捐的作品,如果这些作品里刚好有您需要的,记得来参加竞拍活动哦,或者提前联系吴记者:13599510730。
当然,我们现在还需要更多的爱心物资捐献,无论是您写的还是收藏的书画作品、书籍和唱片、古玩,还是家电、家具、消费券,只要是您能想到的,任何有价值的、值得捐赠的东西,我们都期待着、感恩着您的这份爱心。如果您想捐赠物资,可以寄送至湖滨北路育秀中心四楼海峡导报社吴记者收。
七位书法家捐赠七幅墨宝
昨日,导报再度收到了来自福建省艺术培训协会送来的七幅墨宝,分别由协会会长万峰、副书记徐冬、副会长陈驰、理事廖德钦、会员汪供应、会员陈瑞丰以及书法报厦门工作站站长郑雅今创作。
其中,一幅四尺全开的隶书作品《不忘初心》由万峰带来。万峰,九三学社社员、福建省艺术培训协会会长、教授,万山书画院首席书法家。其名被《中国书画名家辞典》收录,其多件作品早年就被首都博物馆、北京古今东方艺术馆、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他的书法作品更是镌刻在中国八达岭长城脚下新筑建的“八达岭新长城”永久展示,并获得“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中国八达岭新长城组委会授予“中国新长城杰出艺术家”。万峰创作的反倒书法打破了传统书法既定的解读途径,诠释了传统书法与现代意识的交融,一些著名书法家称其为“书法奇人”。
20多年来,他始终用“爱心、诚心、热心和耐心”传播书法文化,2012年,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和“全国热心书画事业先进个人”。
75岁老教师带来《骰子声声》
“助人为乐,这是我老人家的一幅字,捐赠给你们义拍。”已经75岁高龄的林启贤将作品送到了报社,“大家都出一点力,就有更多贫困户受到帮助。”
林启贤是福建莆田人,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现常住厦门。他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促进会、中国书法国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创作协会会员、海峡两岸文化协会书画研究院院士。林启贤书法、诗词、楹联获奖甚多,曾获得征联全国一等奖,“国粹杯”全国书画展特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书法国际荣誉金奖、国际金奖、国际特别奖等。
林启贤送来的作品是《骰子声声》,他笑说,这非常符合厦门的博饼文化。他还邀请老友杨明瑜捐了1幅画、5幅书法,希望导报的义拍活动越办越好。
河北工笔画家捐牡丹表爱心
昨天,厦门东晋艺术黄总替培训中心的赵武老师,给导报慈善义拍活动捐赠了一幅工笔牡丹。
赵武是河北工笔画家,师从中国工笔名师刘振波,三次在全国工笔画高培班进修,受到韦红燕、董亭竹、贾宝峰等名师悉心指导,作品多次参加中国工笔画展,作品《阿超》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展出。赵武绘画技巧娴熟,画风精微细致、意境深远。
捐赠的这幅工笔画,画名《春色满园》,四尺整张,适合悬挂在正厅大堂。工笔牡丹色彩艳丽,五彩斑斓富有变化,整个画面显得富丽堂皇,同时又保持了清丽雅致的格调,艳而不俗。画作已经裱褙,装框即可悬挂。
初二爱心少年捐出得意画作
助力义拍,厦门英才学校初二学生白书行也给此次活动捐献一幅自己的得意画作。
这是一幅国画,书行给它取名《祖国大好河山》。这幅画呈现水墨风格,层次感极强,山、水、小桥、人家通过白书行的笔尖,一一勾勒出来。
白书行四年级开始学国画,小小年纪就已颇有建树,作品曾在多个绘画大赛中获奖。就在不久前,他还举办了一场个人国画展。他的国画雅致、拙趣,线条细腻流畅。
白书行的妈妈说,书行从小就是个有爱的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画出更好的作品。”白书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