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激发公众力量,推进慈善生态形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募捐规范开展,全新慈善生态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施行一年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超过了10亿人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扶贫济困”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风尚。

  “人人公益”时代的来临,是中国社会中慈善意识的萌芽、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二者交融的结果。中国社会对慈善的整体性关注肇始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巨大的创伤激起了国人互助的决心,慈善工作从官方化、个体化发展为民间化、组织化。而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与社交网络的迅速普及,也带来了个人参与其中的便利。

  原本中国慈善的捐赠主体是企业,类似商业模式中“赚富人的钱”,慈善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富人。同样的,伴随着“赚穷人钱”商业模式的兴起,慈善捐助也在转向以普通公众捐助为主。一如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一些慈善组织来自于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捐赠总收入的80%以上,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稍早前,曾深度参与《慈善法》起草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统一信息平台、指定信息平台和慈善组织自建网站这三个平台如果能够落地,《慈善法》的关键机制就能建立起来。”9月4日,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运行,分布全国的慈善组织及各级民政部门统一使用该平台发布信息。截至2017年10月10日,全国1676个慈善项目、1219个公开募捐方案全部在平台予以公开。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以大刀阔斧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述

原标题:以大刀阔斧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述   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承载这些重要使命的正是各类事业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设计和要求,中央统筹部...

激发女性正能量 长汀举办专题讲座

台海网3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通讯员 钟臣彪)女子顶过半边天,激发正能量,应对负面压力,很重要。为此,长汀县近日特地邀来女性学教授,办了一场女性素养知识专题讲座。   长汀县300名女子到场聆听,从心态的力量、阳光心态塑造等方面,学习正向思考的能力,有效应对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