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微公益 >> 资讯传播  >> 正文

网络募捐成为慈善新模式 募捐主体多为80、90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网络募捐成为公益慈善新模式。民政部表示《慈善法》施行一年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超过10亿人次,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

  去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一些慈善组织来自于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捐赠总收入的80%以上,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另外,随着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的逐渐展开,慈善组织数量在快速增长。截至今年10月10日,民政部认定和登记的慈善组织2429个,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606个,捐赠金额也在持续增长。

  网络募捐给公众捐赠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怎么来保证这些求助信息的真实性,防止骗捐行为发生呢?

  根据慈善法的授权,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信息发布服务,还组织制定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的基本技术规范和基本管理规范,要求平台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同时加强审查甄别,通过设置求助上限等措施,切实维护捐赠人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今年9月4日,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运行。截至10月10日,全国1676个慈善项目、1219个公开募捐方案全部在平台予以公开,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和监督。民政部还要求,各地各类慈善参与主体要依托该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组织,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相关新闻
让公益之心好好安放

在慈善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实时公布了全国2400多家慈善组织信息。那些不符规范、透明度差,甚至弄虚作假的慈善组织,将在公开的阳光下无处遁形。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爱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受助信息是不是真实,善款能不能规范使用,慈善组织有没...

“爱心餐费”的慈善式共享机制值得称道

萌生了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筹集“爱心餐费”的想法后,玉林横街小巷内一家锅盔面馆的老板很快得到了朋友圈里朋友们和顾客们的响应。几块零钱、200元的红包……笔笔善款,涓涓细流,“爱心餐费”很快达到了2577.63元。“爱心餐费”由张艳的朋友们和顾客们一起筹集,凡是孤寡老人、残疾人来张艳的店里用餐,均算半价,而且费用从“爱心餐费”中扣除,用餐者不用掏一分...

网络大电影《神探娇娃》在厦发布 两岸三地主创同台飙戏

台海网10月16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10月15日,记者从网络大电影《神探娇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电影集结了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主创同台飙戏,将于12月初在厦门、武夷山、东山岛开拍,预计18年初在爱奇艺、优酷等网络平台首发。   据了解,网络大电影通常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

网络投票泛滥催生“职业投手” 每天接单月入上万元

为朋友圈刷票 “职业投手”月收入上万   “请帮忙投一票。”不少市民在微信上收到过类似的拉票信息,都会不胜其烦。随着朋友圈投票活动“泛滥”,催生出了一个新职业——微信投票投手。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投手们有兼职,有专职,每人拥有众多微信号,每天接单投票,月收入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