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开始,云南昆明安宁市13个党政机关600余个停车位向社会免费开放,时间为晚上20:00至次日上午08:00。如有车辆超时停放,交警部门将通知车主移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事实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开放的不仅是停车位,还有体育设施和厕所。2016年,安宁将4所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同年,昆明市下发通知,要求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非涉密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免费开放。
类似昆明、安宁这样的做法,在国内不少城市甚至县级市都在实施。这种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提升服务意识,强化便民利民举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做法,获得大量点赞。然而,点赞声背后,也有不可忽视的吐槽。
目前,停车难演变成了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凡是可利用的城市空间,如主次街道、公共绿地、体育活动场所、居民院落等都成了停车场。在公共空间停车,涉及社会公正和居住环境问题,也造成“无车人”与“有车人”的利益冲突。
许多开车人都曾收到过违章停车的罚单,而被贴罚单的地方,大多是车流量大、停车场少、办事集中的地方,比如银行、税务局、医院等。这些地方大多没有禁停标志或者提醒,有的过去画了黄线可以停车,但因城市道路规划改变,这些路段不能停车后却没有任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