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了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筹集“爱心餐费”的想法后,玉林横街小巷内一家锅盔面馆的老板很快得到了朋友圈里朋友们和顾客们的响应。几块零钱、200元的红包……笔笔善款,涓涓细流,“爱心餐费”很快达到了2577.63元。“爱心餐费”由张艳的朋友们和顾客们一起筹集,凡是孤寡老人、残疾人来张艳的店里用餐,均算半价,而且费用从“爱心餐费”中扣除,用餐者不用掏一分钱。
爱心餐费的模式,跟前段时间出现的共享冰箱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活动发起者倡导,采取众筹方式筹集一部分善款,作为对特定人群进行帮助的基金。 “爱心餐费”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数千元的捐款,一方面证明倡导者具有极强的动员能力,其人品值得各方信任;另一方面则表明,只要有好的渠道与途径,社会之善就会释放。
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一杯水、一碗饭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而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面临的困难比常人更多,需要获得的帮助和救济也更多。只有这些弱势者得到了关爱,获得了救助,才不会有被社会抛弃的失落,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脱离困境并感受到温暖。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真空生存,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不需要他人帮助,轻松应对各种意外与挑战。每个人在庞大的社会面前,显得孤单而渺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反复强调公共利益。只有做到了“穷者独善,达则兼济”,才能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若没有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的付出,精致的利己主义就会成为个体的噩梦和全社会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