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缘大桥夜景
◆翔安南立交桥N1闸道桥
台海网2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叶淑惠 吴叶彬) 滚滚车流里,他们“慢工细活”,着力提升改造,筑牢“放心桥”;
茫茫夜色中,他们勇于创新,改造低位护栏灯,点亮回家路;“安、畅、亮、洁、美”的公路桥隧环境,由他们守护。过去的一年,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与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市交通局桥隧中心)推动公路桥隧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全力推进重点工作,保障所辖桥梁、隧道、路灯、泵站等设施正常运营。对13座桥梁进行护栏修缮、完成G324等道路路灯变压器年检项目、完善五缘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守好主责主业的同时持续提升桥梁、隧道、路灯等方面管养效能,让群众出行更美好。
常态化做好养护工作落实主业主责成效显著
问:养护管理是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的“常规动作”,背后是桥隧人为努力提升公路桥隧的管养水平日复一日的付出。在日常工作中,桥隧人员如何落实主责主业,做好相关保障工作?2023年,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的管养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眼成效?
答:目前,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管养厦门岛内外大型以上桥梁141座(桥梁长度110.44公里,桥梁单幅长度184.56公里),隧道 31座(单洞总长80.267公里),这些养护管理工作广泛且繁琐,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定力。
常态化工作中,桥隧人员需要通过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等实时掌握桥梁的情况,及时加固维修。2023年,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累计徒步、乘车检查桥梁67000余公里,按标准完成混凝土涂装、钢结构涂装、混凝土锈涨露筋修复、裂缝处理等,确保桥梁结构安全运营。同时还与多部门联动,对占用桥下空间违章搭盖、堆放易燃杂物及在桥梁安全保护区范围内“非标”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共整治55起。
隧道维护方面,及时检修照明、监控等设施,实施31座隧道变压器及其附属高压设备的年检、隧道病害处治、文兴隧道等隧道照明维护等,坚持做到“防患于未然”。
路灯方面,由市交通局桥隧中心管辖的路灯总量达22.9万盏,亮灯率始终保持在 99%以上。为做好路灯维护工作,2023年共组织路灯巡查7244次,故障抢修726起、产权许可57起、改造工程5起、监控设备维护3起,维修路灯及夜景灯盏达8667盏,精心养护为市民点起一盏盏“安全灯”。
分批次启动提升改造 13座桥梁保安全又增“颜值”
问:一直以来,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市交通运输党工委“一心向党 一路为民”工作理念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市民群众从中受益。去年,市交通局桥隧中心重点推进了哪些项目改造,切实做到“公路桥隧养护为民服务”?
答:作为公路桥隧管养单位,守护城市桥梁隧道结构安全,保障市民平安顺畅出行,是市交通局桥隧中心责无旁贷的使命。根据交通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及专项行动技术指南》的规定,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去年2月份开始,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对所辖桥梁防护设施进行了分批次提升。
同步启动改造提升的共有13座桥梁,包括翔安南路沙美路跨线桥、翔安南路洪钟大道跨线桥、期安南路翔安南立交桥、翔安东路立交桥等,提升的护栏长度达24425.82米。以国道G228翔安南立交桥护栏提升改造为例,施工人员历经重重困难,最终在规定的270天工期内顺利完成项目,桥梁护栏高度从原来的90厘米增至105厘米,整体防撞能力提高一个等级。改造提升后,车辆若受到冲击不易冲出桥面,能够避免与对向车道的车辆再度碰撞,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影响。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桥隧中心还开展了破除恢复人行道铺装、既有声屏障移位及布置防落网等工作,力求做到保安全又增“颜值”。
五缘大桥低位照明灯改造 更换为高光效LED护栏灯
问:过去一年,不少市民群众反馈,驾车通过五缘大桥时发现,桥梁外部轮廓变得明亮清晰,驾驶体验更为舒适。市交通局桥隧中心是否对五缘大桥进行了提升改造?
答:五缘大桥位于厦门岛东北部,是环岛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建成通车使用至今已有19个年头。因使用年限久,照明存在眩光、照度不足、斑马效应等问题,给过往司机带来较差的视觉效果。
为达到最佳照明效果,去年9月,市交通局桥隧中心通过软件建模,仿真模拟五缘大桥照明情况,并通过现场试验,最终采用特定配光曲线的LED护栏灯,有效解决眩光问题。改造后使用AB型灯具,中间侧灯具为12W,靠海测灯具为15W,使车道整体亮度均匀,减少斑马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灯具安装方面也进行优化设计,改良为双人正面拆装和角度调节,以便日常养护。经过三个月施工,五缘大桥护栏灯改造顺利完工,成功实现桥面“亮而不眩,见光不见灯”,夜间行车环境更加舒适安全。
接下来,随着照明管理系统和控制监控设备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市交通局桥隧中心也将依托智能化的监控模式,着力实现路灯智能数字化运维。
坚持安全与效率并行打造桥隧灯“智慧大脑 ”
问:实际上,五缘大桥也是一座智能化桥梁,它的日常监测、运维是市交通局桥隧中心注重数字化赋能的体现。如今厦门有这么多公路桥梁,平时是如何进行智能化监管的?
答:近年来,市交通局桥隧中心以实现桥隧灯日常管养为基点,坚持安全与效率并行,致力于打造桥隧灯智慧大脑,紧扣各自业务领域探索智能化管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
以五缘大桥为例,市交通局桥隧中心通过部署在桥梁现场的109个传感器及相应的数据采集传输等软硬件,“海陆空”全天候数字化监管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对桥梁梁体异常振动、拱脚偏位、吊杆索力等桥梁结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实时获取桥区风速风向、环境温湿度及车辆荷载等数据,24小时为桥梁健康“把脉问诊”。
此外,桥梁工程师只需借助电脑登录监管平台,即可随时查看桥梁的健康状态,掌握桥梁结构和安全运行情况,极大提高了管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