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科学城美峰创谷
▲嘉庚创新实验室-无噪音三束流聚焦离子束成像与加工装置
台海网1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林文爽 曾广明 文/图) “厦门科技壹号”卫星成功发射,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上市,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实施……过去一年,厦门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树立厦门科技创新品牌“苏颂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取得积极进展,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揭牌启动,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落地实施,厦门科学城建设加速提档,科技创新体系能级快速提升。厦门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两年上升23位,跃升至第80位,“切实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成为全市上下广泛共识。
新引擎厦门科学城成“首选地”
问:在《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中,建设一个平台指什么?这个平台如今发展怎样?
答:一个平台即厦门科学城。过去一年,厦门高标准建设、高规格打造,厦门科学城已成为支撑厦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厦门市科技局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未来产业园+创新飞地”的孵化培育体系,引进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科学城Ⅰ号孵化器累计入驻64个项目,Ⅱ号孵化器启动,未来产业园(先进制造园)加快建设,北京“创新飞地”首批引导5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厦门市科技局拓宽“项目源”,通过成功举办首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吸引国内外硬核科技创业项目落地厦门,首批已落地21个优质参赛项目。在第二十三届“投洽会”首次设置“厦门科学城展区”,面向全球推介厦门科学城。
如今,科学城已发展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来厦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三谷”等核心载体累计注册各类企业超过1600家。
新突破创新资源实现﹃集聚效应﹄
问:去年,厦门不少重大平台取得进展,具体有哪些?对厦门来说有什么意义?
答:去年,厦门高层次打造创新平台,创新资源集聚实现新突破。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实施,目前合作团队已覆盖全球33个国家(地区)79家高校院所,预计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已发展成为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
同时,嘉庚创新实验室研制的百千瓦级PEM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建成 23.5英寸 Mi-cro-LED激光巨量转移示范线,累计孵化18家科技型企业。翔安创新实验室发现全新的鼻咽癌血清标志物,牵头研制的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上市,获批传染病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疫苗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此外,厦门谋划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新引进并启动建设天津大学“厦门市北洋脑机接口与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转化的首个科技成果——高性能浮力材料项目已投产,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新速度培育创新主体为发展提速
问:去年,厦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具体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答:去年,厦门出台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1条措施,组织实施181个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等项目,兑现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奖励等科技资金超过9亿元,支持企业实施513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同时,厦门市科技局引导5693家企业申报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涉及研发费用额287.9亿元;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培育113家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备案智能网联商用车、钨材料研发及应用创新联合体。
此外,厦门市科技局还辅导174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537家企业通过认定;新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海辰储能等7家企业入选国内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占全省78%。
新生态金融力量为创新活力赋能
问:科技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厦门在科技金融方面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去年,厦门探索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新模式,试点部分财政性资助资金由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资本金形式“代持入股”,收益用于反哺研发创新。
厦门市科技局强化科技金融的支持,厦门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首批参股子基金已有8支落地,引导金融机构新增发放科技信用贷款等科技类贷款超30亿元。
同时,厦门市科技局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试点对50位35周岁以下、首次在厦加入研发机构的优秀博士“免评审”,直接给予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并推动技术成果交易,去年全年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8025项,合同成交金额173.58亿元,同比增长29.34%。
新路径创新合作迈步“走出去”
问: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时正式宣布“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厦门市科技局怎样利用这个契机提升厦门开放创新?
答:去年12月16日,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正式揭牌,已入驻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厦门办事处、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未来将逐步形成厦门国际科技合作金砖路径。
厦门还与德国史太白全球研究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合作,推动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提升外籍人才服务水平,扩大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就业基地范围,开展外籍人才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评价,为外籍人才在厦创新创业提供便利;不断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与15所知名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10个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