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最美厦门  >> 正文

昔日臭水湖变身白鹭栖息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厦门8月16日电 “这里最多时有一千多只白鹭生活着。”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主任魏道军指着湖中央的小岛说。

  这个名为白鹭岛的小岛上,红树林密布,林荫间不时有白鹭飞掠,身影娇美健捷。

  厦门又称鹭岛,而落足筼筜湖的白鹭最多,种群不断扩大。白鹭岛为无人小岛,不许游客登临。

  厦门筼筜湖周边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相较于其他生态系统,筼筜湖的红树林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白鹭栖息在红树林间,能规避自然界天敌的袭扰。同时,红树林丰富的生物资源也为白鹭觅食提供了良好条件。”魏道军说。

  除白鹭外,筼筜湖区每年还吸引大批鸬鹚等候鸟前来越冬。2022年3月,观鸟爱好者还首次在这里发现了易危级别珍稀生物田鹀。

  筼筜湖流域占了厦门岛面积的约三分之一。在湖岸上,也是树木茂密,有榕树、大王椰子、凤凰木等。草坪上,穿梭着出游的市民、习练八段锦的老人、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有踢足球的小朋友。

  筼筜湖可谓是繁华市区的一颗明珠。“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厦门,筼筜湖已成了一张生态环保的名片,也是厦门的‘城市会客厅’。”魏道军说。

  但30多年前,这个湖还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湖”,被厦门人称作“厦门之殇”。

  它最早是一个连通大海的港湾,叫筼筜港,“筼筜渔火”曾是厦门八景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为增产粮食,围海造田,形成内湖,人口和工厂大量增加,环湖37平方公里内,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上百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湖。至80年代,筼筜湖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水体黑臭,蚊蝇滋生。

  64岁的市民陈亚进说,那时如果有其他选择,他决不会选择经过筼筜湖。“筼筜湖的鸟没了,生态被破坏了,很远就能闻到它的臭味。每次,我都会掩着口鼻,迅速穿过。”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治理筼筜湖污染,厦门市政府根据“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治湖思路,包括对环湖30余条排洪沟进行清淤。人们因地制宜,把清出的淤泥用于填造白鹭洲和白鹭岛滩涂。筼筜湖迄今已完成四期治理,第五期正在进行中。

  白鹭在厦门筼筜湖面上起舞。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从“臭水湖”到“城市会客厅”的改变,使其成为中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

  令筼筜湖治理脱颖而出的举措之一是“引潮活水”技术,人们利用自然潮差,引西海域海水入湖,搞活水体,并通过建设6.5公里长的海水管将海水输送到上游天湖、地湖、松柏湖,搞活筼筜湖全湖区水体。

  “自然修复是保护筼筜湖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下一步我们希望继续通过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来让物种变得越来越丰富。”魏道军说,“筼筜湖之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完美注脚。”

  为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筼筜湖保护中心积极探索市民共治,努力吸引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市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2020年8月,筼筜湖保护中心举行了“市民湖长”竞选,通过竞选演讲、命题回答,最终3位市民当选“市民湖长”。迄今已有3人被选聘为“市民湖长”,他们各自带领几十至几百名志愿者不等,重点关注湖区水环境保护、非法捕捞、禁钓区垂钓、红树林保护等问题。

  陈亚进当上了“市民湖长”。他说:“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筼筜湖每年都在变化,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说政府的投入非常有成效。”

  2017年6月,河长制被写入水污染防治法。今天,中国有各级河湖长120余万人,河长制、湖长制已全面建立,一大批长期积累的河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

  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3.7%、5.5%。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太湖连续14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和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目标,黑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8年不干涸。

  按照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中国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魏道军说,下一步,厦门将打造市政园林智慧管理平台,包括建设水体调度、水体监测等智能系统,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筑牢生态安全根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赋能厦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筼筜湖保护工作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他说。(记者:康淼 付敏 程云杰 路一凡)

相关新闻
厦门多项生态文明改革经验获全国推广

台海网8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垃圾分类工作连续20个季度名列全国第一……昨日上午,首个全国生态日厦门活动举行,厦门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交流会,介绍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市发改委介绍了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据悉,多年...

吸纳厦门岛内三分之一面积的雨水 筼筜湖缺盐少氧鱼儿翻白肚

台海网8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文 陆军航/图)昨日上午,筼筜湖、松柏湖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死鱼,许多鱼儿顺着湖的轮廓,排队靠岸似的。这些死去的鱼儿大部分0.5斤-1斤重,白肚皮上翻,散发阵阵腥味。筼筜湖管理中心的渔船很快打捞起死鱼,将它们清理掉。   鱼儿为什么...

漳浦:白鹭舞翩跹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每年的4至10月,均有上万只白鹭在漳浦县白鹭森林公园内聚集栖息,繁衍生息,蔚为壮观。   成群的白鹭休憩在油杉树上,它们时而翱翔蓝天,时而追逐玩耍,时而翻飞觅食,时而停歇驻足,为公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画卷...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回应“野泳”现象

台海网7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近日,多位市民向导报热线反映称,天气炎热,晚上有不少人在筼筜湖中野泳(导报7月8日04版报道)。他们担心发生安全事故,希望相关部门管一管。对此,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一名相关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表示,筼筜湖以泄洪功能为主,是禁止游泳的。下一步,他们将与相关部门商量,“看怎么处理比较合适”。也有市民表示,随...

有人在厦门筼筜湖野泳 还用淤泥袭击视频拍摄者

台海网7月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 文/图)天气越来越热,市民们纷纷寻找消暑方法,有市民竟迷上了“筼筜湖夜游”,不是游船的游,是游泳的游。有市民发现后劝阻,还遭到了“泥袭”。“入夏后这几天夜里,筼筜湖里嘭嘭嘭的。湖面光线昏暗,万一出了意外都没人知道!”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