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杨心亮 文/图)初见李潘荣,一头乌黑的直发,爽朗的笑声,做事干练,很难想象她曾是个内向腼腆的“宅女”。李潘荣坦言,参加志愿服务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打开了她的生活新天地:“做公益表面看起来是在帮助别人,实际上受益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李潘荣,现任同安区静善义工协会副秘书长。她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项目156个,服务总时长1719.5小时,她所带领的志愿者队伍达500多人。在2022年度同安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最美”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李潘荣被推选为“最美志愿者”。
参加志愿服务 收获积极人生态度
回忆起2018年第一次接触志愿服务,李潘荣历历在目。参加慰问西坑村空巢老人活动时,她看到老人们的生活状况,顿感酸楚。“那时,我就想应该把更多志愿服务带到山区去,让山区老人也能感受到快乐,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2022年,在同安区委文明办的支持下,她策划组织的“百孝圆梦”敬老助老服务项目为更多困难老人带去了温暖。项目实行“一对一”及志愿帮扶服务模式,包户定期巡访探视,提供接力式亲情服务,真真切切解决了孤寡老人的生活困难。
瑶头村90多岁的纪大爷,是李潘荣的重点关照对象。纪大爷患有肢体残疾,行动不变,膝下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同样90多岁的姐姐在吃力地照顾他。“日常的慰问已经解决不了纪大爷的困难,必须给他找一个长久的‘ 家’。”此后一年多,李潘荣一直在为纪大爷寻找合适的养老院而奔波。2021年,纪大爷如愿住进了田洋养老院。得知纪大爷搬家那天,李潘荣也跟着开心了一整天。
如今的李潘荣是协会的“领头雁”之一,忙里忙外,独当一面。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李潘荣此前是个典型的“宅女”。“做公益,提升的不仅是我的技能,还改变了我的性格。我现在有了更豁达的人生态度,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更加体会到了助人的意义和价值。”李潘荣说。
点燃公益心灯 照亮自己温暖世界
4年时间里,李潘荣捧着一颗爱心,走遍了同安区的所有村居。在她的组织下,静善义工志愿者发展到500余人,累计开展公益活动500余次,帮扶老人1万余人次。李潘荣说:“最让我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加入我们。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更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我们的敬老服务。”
读初一的小陈,是李潘荣朋友家的女儿。正值叛逆期,小陈与家人关系不太和睦,经常拌嘴。李潘荣得知后,主动邀请小陈来参加志愿服务,在银湖公园慰问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西瓜、饮料。“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不容易的,包括你爸妈在外边辛苦打拼,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李潘荣循循善诱,化开了小陈的心结。小陈也变得开朗阳光。“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我相信,只要一直坚持,温暖的阳光会照亮更多土地,我们身边也会有更多爱与善的花朵。”李潘荣说。
公益事业就像一盏心灯,既照亮自己,又温暖世界。而李潘荣正是那个点燃心灯的人。李潘荣表示,老人脸上的笑容,社会给予的肯定,就是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同安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同安区志愿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涌现出众多志愿者团体立足特色领域,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构筑了敬老、爱家、恋乡的同安志愿服务新格局。“同安红”,是同安所有志愿者身上共同的色彩,它一直流转在同安街头巷尾,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