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最美厦门  >> 正文

厦门这位五星志愿者24年无偿献血23万毫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陈卫国在厦门中心血站献血。(受访者供图)

他是一名铁路工作者,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24年间献血量达23万毫升,他是漳州车务段车站值班员陈卫国,一名中共党员。

24年间,陈卫国热衷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500小时,多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国家红总会“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8次、银奖4次)、福建省优秀志愿者、五星志愿者、厦门市优秀志愿者、厦门市志愿服务五星奖、厦门市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等称号。

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6月25日,陈卫国“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献血车,好奇地跟着人群围观。

在医护人员详细耐心的讲解下,陈卫国知道了献血不仅有益健康,还可救助他人。他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献了200毫升的血。这次献血经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自此,陈卫国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间隔时间一到,陈卫国就来到离家较近的厦门市中心血站献血。从1998年至今,他已累计献血量达23万毫升。

1993年,陈卫国进入铁路系统,29年来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带到了公益事业上,近三年共捐献血小板22次。

铁路的倒班工作不分昼夜,为了能达到捐献血小板的要求,他对自己近乎苛求。他说:“捐献血小板程序要求严格,捐献之前要先抽血检验看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前一天吃了太油腻的东西,喝酒、熬夜或喉咙发炎,就不能捐献。”为此,他非常注意休息和饮食,不上夜班时,晚上10点左右就会去休息,并推掉一切非必要的应酬,以至于亲戚朋友们认为他不食人间烟火,太不近人情。

志愿服务总时长累计达3500小时

“我没有什么其他能力去帮助别人,但是我有健康的血液,能多献点血,多救几个人,也算是为社会做了贡献。”为了践行自己的初心,近几年,陈卫国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厦门市中心血站的献血大厅和献血车上。在他的带动下,弟弟、妹妹、儿子、同事、朋友们也都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不仅如此,陈卫国还报名参加了厦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他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献血经历,在血站、献血屋、献血车言传身教,指导献血者填写无偿献血申请表、录入个人信息、现场进行血压测量、血型检验等相关检查,对献血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他还协助服务队做好新加入志愿者的传帮带工作,并多次参加服务队组织的为西南受灾同胞募款、厦门市中心血站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国际马拉松赛的志愿服务、第五届特奥火炬传递志愿服务等公益志愿服务。

如今,陈卫国已成长为厦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成员,总服务时长累计达3500小时。陈卫国说,献血能献到60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将公益进行到底。(来源: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李楠 康佳宝)

相关新闻
外地来厦游客行李丢失 执法人员“神速 ”找回

台海网7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詹茂珲)近日,外地来厦游客杨先生向正在植物园门口巡查的市交通执法支队直属大队执法人员求助,称自己刚刚搭乘出租车从五通酒店到植物园,不慎将行李箱落在出租车上了,希望执法人员能提供帮助。   执法人员了解到,杨先生是用微信支付了当趟车费50多元。执法人员立即通过出租车监控管理系统分析研判,再根据杨先生...

暖胃又暖心 厦门集美将设“爱心餐饮店”

有意向的餐饮企业可向镇街、区爱心办申报,社会人士也可向授牌餐饮店捐助“爱心餐”   集美区深化“爱心厦门”建设,目前已有7家爱心屋。(资料图/集美区 提供)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集美区“爱心厦门”建设工作会暨“爱心餐饮店”公益项目部署会上了解到,集美“爱心餐饮店”公...

厦门筹集800多万元慰问高温作业一线职工

台海网7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林柳依)高温天气来临,基层一线职工收到了来自“娘家人”的关爱。   昨天下午,厦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许毅青,市总工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幼萍带队看望慰问高温天气下坚守一线的职工,送上菊花茶、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慰问品,并向全市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表示慰问和感谢。   此前,厦门市总工会已...

2022年“热血一夏·爱满十城”无偿献血公益行活动在罗源启动

小暑节气过后,福州持续的高温让街头献血陷入淡季。然而,患者对血液的需求一刻也不能缓。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无偿献血,让爱心血液持续供应急需的病患,已经延续三年的“热血一夏·爱满十城”无偿献血公益行活动在福州城区及郊县献血点再次开启。 “热血一夏·爱满十城”公益行活动在罗源启动 7月8日上午,2022年“热血一夏·爱满十城”公益行活动启动仪式(罗源...

爱心厦门|八旬老人突然晕倒 热心人紧急救助

台海网7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见习记者 郑炜 通讯员 刘永伙)7月2日上午8点许,一名八旬老人买早餐时突然晕倒。同安区后炉社区工作人员王双龙听闻后,立即赶到现场救助,最终老人化险为夷,平安归家。   导报记者从家属处得知,老人有中风史,若此次没有妥当处置,后果难以预料。“你赶紧过来,这边有个老人要晕倒了!”接到同事电话时,正在社区值班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