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供电所工作人员安装新增变压器。 吴静雯 摄
■配电运检中心工作人员与施工人员优化协调配电网路径。 陈泉峰 摄
■侨英供电所党支部和集美街道岑西社区党支部签订共建和网格融合协议。 许建全 摄
“迎接夏季用电高峰,全力保障居民用电安全,我们做好了准备。”5月19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侨英供电所今年第81个配网项目顺利完工,标志着该所迎峰度夏配网改造工作任务完成,所长陈集延信心满满。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快迎峰度夏配网改造,今年计划实施迎峰度夏配网建设改造项目434个,目前完工率超过90%,将解决网架薄弱、台区主变重载、末端电压低及城中村“蜘蛛网”等问题,为更高水平建设经济特区保驾护航。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岛内外电力部门,了解项目完成情况。
“党建+配网工程”,跑出工程建设提升“加速度”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侨英供电所服务区域内新增用电户4000户,总用电户数超10万户。夏季高温天气即将来临,用电需求激增,将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小考验。去年夏天,侨英供电所服务区域的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针对其中用电负荷出现过重载的台区,侨英供电所形成81个建设改造项目,通过新建变压器、变压器增容、负荷改接和线路改造等措施全方位解决用电负荷过载问题。
在侨英供电所一张“党建+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看板上,记者看到项目进度一栏贴满了“完成”的小红旗。记者好奇,配网工程和党建有什么联系?侨英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阮诗峰介绍,通过“党建+配网工程”,支部在每个项目都挂钩了一名党员,确保在重大项目和攻坚任务前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供电所党支部还主动联系村居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通过开展党群交流活动,建立沟通联系平台,助力推动社区村居电网建设。
“共建电力设施,结合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程,推进配网改造,帮助共建单位提高生产生活用电水平,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这一目标被写进共建协议书中。通过共建,供电所加强与居民的沟通,配网改造工作也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据了解,侨英供电所服务区域内31个村居社区中,有22个已经与供电所开展共建工作。
今年春节后,针对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侨英供电所在厦门供电公司首创协调专班制度。协调专班由镇街相关领导、包村干部和供电所管理人员组成,三方随时沟通协调,推动电力工程顺利开展。
为解决大社村用电过重载问题,村中心需新建一台变压器,但用地非常紧张,供电所现场勘察后发现只能选址社区宣传栏20平方米的区域。所长陈集延通过协调专班取得集美街道的支持,上午协调下午工程就得以顺利施工。
侨英供电所开展配网建设改造三个月以来,平均一天解决一个变压器过重载问题。“通过党建联创和协调专班制度,形成属地化协调工作闭环管理,这是配网建设改造任务得以高效完成的重要原因。”陈集延说。
深化网格供电服务,按下电网改造攻坚“加速键”
5月20日,在杏林村用电负荷集中地段,灌口供电所增投的变压器正式送电,为该村夏季用电提供保障。
近年来,杏林村周边拆迁改造,一些拆迁户临时租住该村,用电需求增加,对供电造成一定压力。灌口供电所在村部设立电力服务驿站,电力网格员走村串巷开展用电负荷摸排,制定配网改造计划。同时,网格员与村部网格长建立配合协作机制,保障配改项目接续落地,目前已在该村竣工投运16个台区。
今年以来,灌口供电所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按下电网改造攻坚“加速键”,组织力量坚守施工阵地,全力推进电网改造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该所服务区域内迎峰度夏配网项目已全部完成。
此外,灌口供电所持续关注服务区域内的用电负荷情况,周期性开展设备巡视测温和安全隐患排查,更换重过载或老旧低压导线,并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及时“把脉问诊”村民家中线路设备,用实际行动让村民用上“放心电”。
18天建成省内首座城中村配电站房
厦门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负责思明、湖里片区配电网的建设运维工作。去年夏天之后,电力人员开始进行用电负荷摸排,明确60个迎峰度夏配网建设改造项目,其中包括东渡片区一个变电站配套送出工程。
配电运检中心工程班班长许铭拓介绍,该项目解决了东渡片区馈线重载问题。工程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涉及和宁路、和旭路等道路的开挖埋管工作。
上述路段人行道下方管线复杂,给施工造成不小困难。电力人员在施工前积极与燃气、电信、市政等单位开展现场联合勘察,明确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不破坏已有管线。另外,和宁路涉及多家单位的结合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施工周期,为保证建设进度,同时避免夜间施工对周边居民产生噪音影响,工作人员紧密衔接各段进场施工时间,加快日间施工进度。据了解,该工程已于5月5日完工。今年夏天,东渡片区的用电压力将得到很好的缓解。
此外,配电运检中心努力改善湖里区城中村供电质量问题。配电运检中心运维班班长洪泽均说,在围里社区,电力人员克服疫情期间设备供货运输、现场施工协调等困难,历经前期调研、沟通、反复优化方案等工作,项目于3月1日开工,仅用18天就建成省内首座城中村配电站房,不仅将有效缓解该区域夏季高峰期的用电紧张问题,同时还对城中村杂乱的电缆线路进行规整,消除居民私拉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讯员 吴笛 徐铭伟 沈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