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隆悦食品有限公司:
生猪住智能房吃烤玉米 养殖场“零排放”
“隆悦”的生猪养殖场,通过手机App可操控自动喷雾系统工作,可定时降温、除臭。
“隆悦”的生猪养殖场,生猪住在六层楼高的宿舍。
说起养猪场,你是不是会想到臭气熏天、蚊蝇横飞的场景。不过,走进翔安区新圩镇乌山村的厦门市隆悦食品有限公司,这里的养猪场颠覆了人们的印象。这里没有异味,没有垃圾,所有废弃物实现“零排放”。
尽管年上市近2万头生猪,存栏生猪近万头,但步入养殖区,丝毫没有刺鼻难闻的味道。在这里,生猪住的是六层楼高的宿舍,进出可以坐电梯,每天还有自动喷雾系统净化环境。拿出手机,企业负责人蔡建交简单按了几下,猪舍里的自动喷雾系统开始工作,“可以定时降温、除臭、净化空气,由于添加了除臭剂、益生菌,还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有了好的生长环境,猪就能够长得更好一些,肉质会变得更好。”蔡建交带着记者逛起了养殖场,“你看地上,这可不是普通的水泥地面,生猪脚踩的是用益生菌、锯末和辅料混合的‘生物发酵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对生猪的粪尿进行微生物降解,降解率达99%,做到零排放。”
在这个养猪场里,生猪不仅住得好,吃得也不错。饲料车间,洋溢着一股香气,原来这里正在烤玉米,蔡建交说:“平时会烤玉米、烤黄豆,粉碎后加入饲料里,给母猪和刚断奶的小猪吃。”
46岁的蔡建交是从2001年开始生猪养殖的,一开始并不被人理解。他一心扑到养殖上,短短几年后,就养了1000多头生猪。后来,他在新圩市场开了猪肉铺,成为翔安区首家无公害猪肉直销摊位,还成立了肉制品公司,成为翔安大学城、火炬产业区、机关食堂、幼儿园的最大供肉商,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猪肉和肉制品。
为了带动全村村民共同致富,蔡建交牵头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有53名社员,农户生猪供不应求。蔡建交说:“此次评上龙头企业,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我们正在摸索着‘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养殖模式,通过‘1+1’工程,即一家公司带一群人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在他的发展计划中,他还打算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