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15位到第9位
“获得电力”世界排名跃升
肩上有担当,服务有力度。
厦门供电公司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把增进厦门人民的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客户安下心,扎下根——
宸鸿科技是来自台湾的全球知名触控面板供应商,公司负责电力设备管理的刘罡说:“在大陆发展的10多年,电力始终是我们可靠的伙伴,让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大陆继续深耕发展。”
2005年,供电公司为宸鸿科技的紧急订单,专门提供过渡方案确保按期交货; 2009年,供电公司不到1个月就完成了4台变压器的送电,保障了新生产线及时投产;2011年,110千伏宸鸿科技专用变电站一次性送电成功,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创纪录的10个月;2019年,为宸鸿科技新生产线配套的配电工程以超常规速度完工交付,40多天完成半年工程量……
电力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总投资逾220亿元的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项目于2018年落户厦门,工程总负责人朱利荣对供电服务赞叹不已:“同样规模的用电,前一年在外地申请花了2个月,在厦门20多天就用上电了,厦门供电公司有速度!”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供电公司全力为更多企业在厦门安下心、扎下根“充满电”。
让服务再创新、创标杆——
什么是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乘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成立的东风,厦门供电公司在国内最早对标国际开展改革创新探索。2015年,厦门“获得电力”指标首次参与第三方测评——相当于世界排名第115位,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这样的成绩“中不溜秋”。
刀刃向内,自我加压。依托厦门“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开展“先导式”办电服务;全国首创用电项目整体租赁服务;全国率先出台中小微企业1250千伏安及以下用电外线建设财政全出资;将供电服务前置至招商环节;全面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让企业和群众办电像“网购”一样方便……一大批突破性、引领性的供电服务创新举措在厦门试点,越来越多企业从中尝到甜头。根据第三方测评,厦门“获得电力”指标已跃升至相当于世界排名第9位水平。根据最新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厦门“获得电力”进入全国标杆,连续三年全省排名第一。
一场场打通电力营商环境“脉门”的提升行动,为厦门高能级招商引资、金砖创新合作厚植了更坚实可靠的竞争新优势。
从全省首座
到全国第一
做能源转型
引领者先行者
加快电网发展,提升供电保障能力。(葛胜武 摄)
今年年初,厦门市民谢嘉鸿购买了第二部私家车。这一次,他选择的是电动汽车,初衷是绿色环保,但让他免除“里程焦虑”、最终做出选择的,是厦门领先全国的便利充电环境。
领先全国,创造绿色时尚新体验——
谢嘉鸿打开手机地图,厦门公共充电桩的布点密密麻麻,随时能找到地方补电。2012年,厦门供电公司建成了福建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从零起步,9年间,厦门城市核心区已形成0.9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充电设施密度全国第一,充电设施政府监管平台已接入全市99%的充电桩信息,为全国最高。
在自家车位安装充电桩也很方便——今年厦门供电公司推出“联网通办”服务,并联合市物业管理协会打通充电桩进小区“最后一公里”,个人充电桩接电效率提升了85%。仅用2天,谢嘉鸿就完成了自家车位上的充电桩申请安装。“晚上下班回家,随手就插上充电,第二天早上出门前就充满了,真的方便。”对于这样的绿色时尚新体验,他乐在其中。
能源转型,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碧海蓝天、飞红流翠间,绿色是厦门这座“海上花园”城市的底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是主力军;当电力发动引领能源转型的引擎,“两高两化”厦门再添绿色新动能。
海风习习的远海集装箱码头,2016年12月,厦门供电公司负责建设的福建省首个高压船舶岸电试点项目在这里正式投运,使这座码头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全电动、全自动码头。
飞机起落繁忙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桥载电源和桥载空调全面覆盖,一大批新能源特种车辆入驻,空气更清新、噪音也明显减低。正在建设中的翔安新机场,还将落地国内规模最大、能效最高的交通枢纽类单独供冷综合能源项目,预计碳减排可达20%以上。
眼下,厦门供电公司正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双碳”行动方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国内首个电碳生态地图、国内首个全电气化绿色示范岛屿等一批能源互联新业态、产融结合新机制、能源转型新项目正为“双碳”精准赋能。如今的厦门,经济高素质与城市高颜值齐头并进,电力“双满意”工程始终和着时代高歌同频共振,点亮东海之滨这片璀璨如明珠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