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对投洽会相关变电站开展人机(无人机)协同设备巡视。 (郑彬 摄)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投洽会场馆开展高压设备预防性试验。 (朱凤玲 摄)
今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成立国内首家电力营商环境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建设“产学研一体”的电力营商环境智库和政企学术合作交流中心,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做法,全力打造国际领先、国内标杆的电力营商环境,不断为特区发展加速赋能。
今年以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深入实施新时代“双满意”工程,聚焦“营商环境·电暖万企”专项行动等七大行动,全力为“两高两化”厦门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
文/记者 吴笛
通讯员 庄颖芳 徐铭伟
图片由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提供
优质服务
数据“线上跑”
手续更加简便
结合厦门市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厦门供电公司将用电报装流程全面嵌入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客户在平台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时,供电企业就可以同步获取工程信息主动对接,提前制定供电方案(或技术指导)并开展配套电网建设,客户办电“免申请、免资料、免等待”。由此,高低压报装压减至2个环节,高低压平均办电时长分别为25.7天、4天,分别达到世行最优值和国内最好水平。
同时,数据开放共享为办电用电带来了更多便利,所有办电业务均可指尖办、线上办。厦门在建设“阳光业扩”平台的基础上,聚焦客户关切,突出便利化,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首家试点上线了办电e助手,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可视化、工程进度管控、及时沟通等全环节线上服务,实现了掌上可办、一网好办。
另外,厦门公司还将供电服务融入一站式民生服务,实现“网上国网”与市级政务“i厦门”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供多渠道线上电力服务;同时贯通政务平台和国网营销业务系统数据,线上调用8类电子证照,企业办电“免提资”;建立个人可信身份认证渠道,刷脸获取身份信息,实现居民“零证办电”。
■工作人员对重要保电场所前端电源设备进行特巡。 (冯祎鑫 摄)
优惠政策
财政全额补贴
建设“零投资”
今年7月,位于同安区的庆盈纸业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厂区需要对原先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得益于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惠企政策,用电容量1250千伏安及以下用户电力外线建设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该企业不仅节省了30多万元的建设成本,办电速度也更快了,办电时间减少了21天,比以往提速了32.2%,实现小微企业客户外线建设“零成本”“超快速”。
厦门庆盈纸业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张伍民说:“从手续的申办、过程的协调,还有后期的包括开关(设备)、铺电缆、施工这些,我们都很省心,供电部门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据悉,以往厦门用电容量1250千伏安及以下企业电力外线建设是由客户自主办理,不仅需要投入资金成本,而且行政审批事项多、耗时长、需要跑多趟,难以及时保障企业紧急订单用电需求。去年,厦门实行惠企政策,支持我市用电容量1250千伏安及以下外接电力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高压报装用电客户仅需向供电公司提出用电项目建设申请,即可由供电公司全程负责电力外线建设的实施和建成后的维护,工程投资则由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实现“零成本”建设。据统计,该举措累计为用户节省建设成本1800余万元,切实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增效。
■“人机协作”高效完成配网升级改造。 (陈渊达 摄)
优化模式
签订租赁合同
“坐享”送电上门
庄奕悍是厦门市莲秀社区居委会的供电服务网格经理。记者从庄奕悍的手机里看到,他不仅加入了网格内92%以上小区的业主微信群,还建立了“供电莲花片区服务群”,群成员已有420人。
据悉,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全省首批推行供电服务格长制,试点“双长融合”(社区网格和供电服务网格融合)模式,创新推出“四个一”社区服务新模式,(一个社区电力服务站,一个供电服务电话,一个专属微信群,一个送电费活动),快速响应全市超过100多万用户的服务需求。
同时,厦门供电公司还首创用电项目整体租赁。用户仅需签订租赁合同,即可享受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采购和设备运维“一条龙”服务,实施项目171个。通过用电项目整体租赁,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市场上的电力工程承包商,签订一纸租赁合同,“坐享”送电上门,箱式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安装运维保障都由承包商提供。从实施情况来看,不仅工程造价更低,建设速度也更快。该举措平均为客户节省时间40%、节省费用30%,获评厦门市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
另外,厦门供电公司还实现掘路“零行政审批”。管线长度500米内、电压等级不大于10千伏由供电公司实施的电力接入小型工程,所涉占、掘路(绿地)审批实施豁免政策。
【数据】
厦门“获得电力”指标
跃升至全球第9位
根据最新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厦门“获得电力”进入全国标杆,连续三年全省排名第一。另据测算,按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标,厦门已跃升至相当于全球第9位。
建372个电力服务微信群
打造103个社区服务站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全省首批推行供电服务格长制,试点“双长融合”以来,已设立217个电力网格服务单元、372个电力服务微信群,打造103个电力社区服务站,快速响应全市153万用户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