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厦企动态  >> 正文

大山深处有人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漫步在岁月的长河,时间回到十年前,那时候的大山深处,小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山谷。小娟,每天背着书包步行十里路去上学,穿过一条小溪,一路哼着小曲儿,路虽然坑洼,但阻挡不了她求学的热情,为了走出大山,她每天都仰望天空,脚下的步子就变得更加坚定。

十年,小娟已经出落成一位大姑娘,走在大学的校园里,阳光照着年轻的脸庞,写满青春的美好。这个暑期,她独自一人留在学校,边打工边学习。自从上了大学。她从未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和她一起留守异乡的还有一位小师姐,为了方便生活,两个女孩子一起搬到同一个宿舍。

夜深了,彼此的话题,无非都是一天发生的新鲜事,一起聊网上热播剧。学校食堂经常贴着各种广告,对于孩子们而言,兼职广告应该是最抢眼的,赚点零花钱,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快乐,就是他们的小满足吧,畅想着毕业后的样子,他们最喜的就是有咖啡有生活有书读。

小韩给小娟分享了“建行财富季 智慧消保来助力”海报,这个小金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睛,活泼可爱的造型,与年轻人的审美很搭配。没想到扫码参加活动后,轻松答题,挑战成功,还可以分享给同学们,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分享活动带来的喜悦。小娟开心极了,每次参加建行消保活动,都会兴奋不已,答题抽锦鲤,500CC豆就这样赚到了。哇,这里还有优惠劵,CC豆可以兑换咖啡,建设银行的叔叔阿姨可真好,学习金融知识,还能有优惠,这个留守异乡的夏天平添了几分快乐,更缓解了几分乡愁。

大山里的孩子,总是忘不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她开心的把活动海报分享给老家的爸妈,让他们感受社会文明进步,给家乡生活带来的变迁,小娟的美好很简单,就是每天在沉浸在建行消保分会场的片刻,让她忘记城市的喧嚣,享受学习的乐趣,分享生活的乐趣。

大山深处有人家,我们不曾遗忘,建设银行让金融扶贫不再是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让百姓感受到泥土芬芳,感受到建行的大爱,数字化宣教,让这种真实的情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彼此不再陌生,学习金融知识不必走进课堂,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金融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山深处,也同样感受到建行消保有温度·暖暖的。

相关新闻
青梅煮酒论英雄

老张是远近闻名的酿酒师,开个小作坊,迎来送往的客人不断,十里八乡都知道他酒好,醇厚甘润,绵延着几百年古法的酿造工艺。虽然,改革开放很多年了,他还坚持手工酿造曲酒。每一道工序,他自己都亲力亲为,年过半百的他,瘦的干练,却干劲十足。老张有个女儿,生的俊俏,能歌善舞...

中信银行扶贫故事:郝家冲村旧貌换新颜

“郝家冲村的村容村貌变化很大,上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块闲置的荒地,在收到行里的扶贫帮扶救助资金后,村里终于有条件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目前文化广场及文化馆一期已经建成,应村里居民一致要求,我们将广场命名为‘郝家冲村中信文化广场’。”郝家冲村书记指着广场边的标志...

屏南探索实施“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的金融扶贫机制

屏南县探索实施“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的金融扶贫机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   金融有温度 脱贫加速度   台海网10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金融扶贫,如何扶在关键上?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山区县屏南,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小额信贷促进会+风险资金池”方式,建立完善“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的金融扶贫机制,让有劳力和劳力弱的家庭都能...

宁德屏南:金融有温度 脱贫加速度

台海网10月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金融扶贫,如何扶在关键上?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山区县屏南,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小额信贷促进会+风险资金池”方式,建立完善“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的金融扶贫机制,让有劳力和劳力弱的家庭都能享受到金融活水带来的可持续扶贫效益。 金融扶贫,“贷”出脱贫加速度。截至去年底,屏南县39个贫困村、1896户6991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