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捷高效
应用智能手段实现“便利化”网办流程
市场主体登记具有填报数据量大,文书格式多样、复杂的特点。市市场监管局从“减材料、减录入”着手,通过对登记事项进行标准化管理,结合智能化辅助申报技术的应用,实现登记要素由登记机关审核转变为申请人“自主申报”、申请信息由申请人填报转变为“智能提取”、申请材料由申请人上传转变为“智能生成”,最大限度减时间、简环节,打造“实用、易用、好用”的网办流程,提高办理便利度。
名称、经营范围智能关联:全面开放名称库,提供“自助查重、关联提醒”功能,对禁限用字词、近似名称系统自动告知提示,将名称登记直接并入设立环节一并办理,名称获取的时限缩短为零;经营范围申报升级为“智能搜索”“套餐选择”“自主申报”,申请人只需勾选生成,进一步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经营范围“无缝衔接”。
地址信息智能提醒:申请人自主承诺申报的地址信息真实、合法、有效后,免于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权证明文件;依托公安、民政部门的“标准地址库”,融合数据筛查、智能比对功能,可根据申请人填写的地址,自动关联、提示相关的标准地址,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生成申请文书,实现申请材料“零上传”。
身份信息智能提取:申请人使用“提取身份证信息”功能,通过拍摄或选择身份证照片的方式,系统会自动提取生成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等所需数据,免于手工录入;对已生成的人员信息实行智能管理,具有多个身份的人员信息可直接提取,免于重复录入。通过上述方式,数据填报量压缩为传统模式的五分之一,有效提升线上登记流畅度和群众体验感。
申报数据智能校验:申请人录入数据后,系统可自动校验数据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发现错误或缺漏即时提示申请人修改,确保数据填报“一次完整”,登记“一次办成”。
申请材料智能生成:商事登记所需提交的申请表格、章程、决议等文书,全部预置进系统,全套申请材料均由系统根据录入的信息自动生成;申请人直接在线预览,使用“i厦门”身份核验后电子签名确认信息,无须准备或上传任何纸质材料。
规避风险
设置“安全阀”确保低风险市场准入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强化身份认证功能、推行经营场所地址标准化登记等技术手段,为不见面审批设置了“安全阀”,实现群众办事便利化和政务服务安全性的双赢。
身份认证“全覆盖”,降低虚假登记风险。据介绍,厦门商事主体登记全程网办系统加载了“i厦门”App身份认证功能,通过调用市场监管总局接口,集成了自然人在线办理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法人使用电子营业执照认证、签章,在线签署申请材料等功能。身份验证范围包含持身份证的境内自然人、持通行证的港澳自然人、持护照的华侨自然人以及持电子营业执照的境内市场主体,验证环节覆盖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商事登记全环节,验证身份包含自然人股东、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联络人、登记代理人员等所有自然人以及境内法人股东。在确保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该功能极大遏制了身份信息被冒用、虚假登记等安全风险。
市场监管部门还通过深化对“标准地址库”的应用,有效识别申报地址的真实性,同时对库内、库外地址分别实施住所申报制和告知承诺制,有助于遏制虚假登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登记管理服务。
此外,“全程网办”系统建立了“双告知”制度,根据申请人选择的经营项目,对申请人及后续监管部门进行精准告知,打通了企业登记告知难的“最后一公里”。登记信息可实时推送至各后续审批监管部门,为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了“放、管、服”的有机统一和有效结合。
(文/图 记者 高金环 实习生 田松婷 通讯员 陈雪松 李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