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厦企动态  >> 正文

厦门两企业烟花爆竹“行踪不清” 各被罚八千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违法行为:未落实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制度

  ●违法原因:企业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对所有烟花爆竹产品出入库扫描流向登记标识码,未录入全国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

  ●违法后果:依法对两家企业分别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处人民币8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台海网5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未如实登记烟花爆竹流向,我市两家企业被罚。近日,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了两起行政处罚案例,提醒企业要严格落实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制度。

  案件

  数据比对有出入 两企业被调查

  近日,我市应急管理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厦门市某贸易有限公司、厦门某土产日杂有限公司涉嫌存在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违法行为。随即,厦门市安全生产执法支队依法立案展开调查。

  经查,造成这两家企业烟花爆竹统计数据不符合的原因,是因为春节元宵节期间烟花爆竹出入库量大,企业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化制度,未按规定对所有烟花爆竹产品出入库扫描流向登记标识码,未录入全国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

  处罚

  责令限期整改 罚款八千元

  两家企业未按照《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AQ4102-2008)有关规定应用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系统,违反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依据《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六项和《福建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2016年版)中“有建立和执行合同管理、流向登记制度,但未按照规定应用烟花爆竹流向管理系统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依法对两家企业分别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处人民币8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链接

  两家企业为何被罚?

  根据《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AQ4102-2008)规定,烟花爆竹入库和出库时,批发经营企业需扫描烟花爆竹流向登记标识码,并录入全国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应将数据上报市应急管理局。这两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均存在未严格按规定扫描并录入系统的情况,故被依法行政处罚。

  【提醒】

  购买烟花爆竹 请认准标识码

  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应到具有销售资质的销售点购买烟花爆竹,注意查看烟花爆竹外包装上标明的生产信息、有效期等,并查看包装上有无标识码,标识码是鉴别烟花爆竹产品真伪的重要标准。市民如发现违法经营销售烟花爆竹的行为,可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反映。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吴升涵)

相关新闻
2021年泉州市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要点“出炉”

2021年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要点“出炉”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台海网5月1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日前,泉州市应急局印发《2021年泉州市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及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要点》,内容包括着力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技能素质水平、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管控水平、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强化非药品类易制...

厦门智造吸引全球买家

■厦门馆展示“品质生活,精品厦门”的魅力。   台海网5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5月10日,历时4天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在海口落幕。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本次展会,厦门交易团聚焦智能健康、时尚生活及食品饮料三大板块,甄选奥佳华、派美特、惠尔康...

知名厦企加盟 将为导报“百琴齐奏颂党恩”活动拍短片

台海网5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本报发起的“百琴齐奏颂党恩”活动,几天来继续收获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公益人士的支持。曾经获得中国广告界最高奖奖项的一家厦门企业,主动联系本报,表示将为本次活动、为家乡厦门,拍摄一部关于“钢琴、人、城市”的公益短片。   你是否记得,在短视频刚兴起时,有两部刷爆厦门人朋友圈的短视频,周星驰风格的《厦门“微型...

首届消博会明日开幕 厦门8家优质品牌企业参展

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在海南海口盛装绽放,迎八方宾朋,览全球万物。这场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精品盛宴,将吸引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共超2500个品牌。   参展品牌中,国外参展品牌超1300个,国内品牌超1200个,从服饰箱包到美妆精品,从珠宝钻石到游艇汽...

福建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报告公布 上榜厦企比增331%

台海网5月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为加快培育未来领军型创新企业,促进福建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以省数字办公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名单为样本,研究编制了《福建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21年)》。   据分析,我省数字经济领域的295家创新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61家未来“独角兽”企业、228家“瞪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