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建设3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大会召开,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赵龙与参与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建设的新老火炬人齐聚一堂,追忆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30年奋进历程,共话一流园区高质量发展之策。
会上启动了我国第一所国家级高新区平台型产业大学——厦门火炬大学,发布高新区创新发展和企业扶持新政策,表彰高新区建设30周年突出贡献者,其中包括30家“突出贡献企业”、30家“科技创新企业”、30名“突出贡献个人”,并举行高新区建设30周年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使命 勇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赵龙在大会上表示,30年来,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始终引领着全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从率先布局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到重点突破集成电路产业,再到前瞻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每一次产业代际更迭中,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始终勇立潮头,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探路先行。今天的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已经成为厦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推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力量。
赵龙对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提出了新要求,希望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围绕构建具有厦门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拓展招商渠道、优化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努力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同时,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要主动对标对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流园区,高水平建设同翔高新城等产业园区,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方位提高治理和服务效能,成为全市建设一流园区的“主平台”。
赵龙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发展,倾情倾力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支持,把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建设得更具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
跨越 全方位打造新兴产业高地
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庄荣良表示,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以建设30周年为新起点,努力把火炬高新区建成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引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建设一流园区的主平台,在厦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