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岁末年初,不少厦门上市公司发布了“进补”情况。
近日,三安光电发布公告显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拨付其全资子公司湖南三安产业扶持资金1亿元;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也拨付给厦门三安光电投产奖励等补贴款1.31亿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去年以来,三安光电收到了多笔政府补助款,金额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除了三安光电外,弘信电子近日也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及多家子公司自2020年9月17日至公告披露日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约2622万元人民币。
厦门特宝生物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自2020年9月29日至12月22日,累计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计680.55万元人民币。
据厦门象屿的公告称,截至去年12月18日,该公司2020年度共获得政府补助1.09亿元人民币。厦门港务发布公告表示,近日,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公司收到厦门市政府部门拨付的财政性奖励政府补助资金累计4114.32万元。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于2020年度累计获得地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1511.99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进补”,在提高其业绩的同时,也将对日常经营产生助益。三安光电表示,湖南三安和厦门三安收到的奖励资金,将对公司2020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公司还表示,补助资金将用于半导体设备购置、科技研发专项扶持、生产要素补贴等。
厦门港务也表示,政府奖励将对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预计将增加公司本年度利润总额1200万元。特宝生物则表示,获得的主要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补助、企业研发补助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获得补助可暂时助力企业提升收益,但政府补助并不可持续,且随机性大,上市公司还需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治理水平,以给投资者更加明确的市场预期。 (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