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厦企动态  >> 正文

厦门港·海丰国际“散改集”合作项目落地海天码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十几吨重的卷钢,昨日被装进量身定制的专用集装箱里,发运东南亚。这种“散改集”(散货运输改集装箱运输)的方式,让货主福建福欣特殊钢负责人竖起大拇指:“不仅物流成本降低、周转快,而且货损、柜损也被大大削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此次运输卷钢使用的集装箱,是海丰国际研发的专利产品“cowin卷钢集装箱”,此次联合厦门港正式落地投用。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这个集装箱内部设计了V形内槽,圆筒形的卷钢放上去稳稳当当,绑扎起来也方便了很多,“原本都是用木架子撑起来,既不牢固、又浪费时间。有了这种专用箱,装箱时间全程只需15分钟,比传统方式压缩70%,节省时间、人力及费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将卷钢货物“散改集”,最大的优点在于避免货损、柜损。福欣特殊钢相关负责人介绍,卷钢看起来又大又重,但是由十分薄的钢板卷起来的,比如热轧板最薄1.2毫米,冷轧板最薄0.2毫米,受到挤压后很容易边角受损,硬物硌一下可能要废掉好几层。“使用量身定制的集装箱运输,卷钢运输全程安全无虞,能为企业每年节省一笔不小的意外损失。”他说。

  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这项创新举措,利用了厦门港丰富的集装箱航线资源,全程物流分拨效率显著提升,加快了周转速度,直接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是港口“六稳”“六保”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进一步提升了厦门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此次“散改集”合作项目落地后,多方将共同推广这一模式,进一步丰富“丝路海运”业务内涵。今年以来,厦门港应对疫情挑战,在海关、边检、海事部门的支持下,连续推出“卸船直提”“出口直装”“港内蓝色公路”等创新服务,6月、7月集装箱吞吐量连破一百万标箱,发展后劲十足。 (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王晓真 摄影 王协云)

相关新闻
厦门港打造港内"蓝色公路" 岛内货物可经水路驳运至岛外

新模式   海关已放行的集装箱,只需通过智能卡口系统虚拟的“水上卡口”核销放行数据后,就可以通过驳船从水路提离码头   新突破   “蓝色公路”使原本只能承载中转外贸箱的港内驳运业务实现突破,跨港区内外贸集装箱得以在港内高效便捷疏运   台海网8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日前,一批进口集装箱从岛内东渡海天码头水路驳运至岛外海沧新海达码头,直接...

从月港到厦门港 认识闽南海洋文化的变迁

西洋铜版画绘制的1840年的厦门港。   清朝雍正八年(1730)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标识的厦门港。   《东西洋考》记载了月港的繁华。   台海网8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历经数百年浮沉,在前世今生的嬗变中,厦门港发展成为全球第十四大港,并与世界一流航运企业通过“丝路海运...

地中海航运升级航线 厦门港成重要中转基地

■今年3月,“地中海伊莎贝拉”号和“地中海米娅”号同时挂靠厦门港。(资料图)   台海网8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8月3日,地中海航运在厦门港再次升级亚洲航线,缩短多个港口的靠泊船期。这是厦门港积极引进航线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的成果。   8月3日,“一带一...

厦门港新增一条“海丝”航线

昨日,集装箱船萨塔布号靠泊海天码头。 (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台海网8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世界知名航商地中海航运在厦新增挂靠一条“海丝”航线,同时优化另一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的路径,有力提升了厦门港国际集装箱干线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厦门港口管...

厦门港拖轮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签约新造2艘拖轮 服务古雷港区

厦门港务船务拥有拖轮34艘,规模居全国前五。图为正在东渡海天码头作业的拖轮。(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航拍器摄)   台海网8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前日下午,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签约新造2艘全新拖轮,总造价超过6500万元,计划明年9月底交付使用,服务厦门港古雷港区千亿临港石化产业发展。同时,“厦港拖”品牌将保持全国前五强的船队规模,持续巩固“三省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