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厦企动态  >> 正文

厦门环创科技专注末端处置 变废为宝 助力垃圾分类(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邬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湿垃圾发酵出有机液肥

  蔬菜棚里,植株变密集了,叶肉嚼起来丰实有水分;葡萄地里,果实产量提高了,含糖量也增加了……使用有机液态肥不过几个月,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的农民们便惊喜地发现了农作物的变化,更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制作液态肥的材料,是人们平常都“避而远之”的厨余垃圾。

  让厨余垃圾产生新价值的“幕后大师”,正是环创科技自主研发的有机固废(厨余+尾菜)系统解决方案。据华伟介绍,兴庆区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设计日处理有机废弃物30吨,将回收的厨余、尾菜制作成微生物液态肥,预计每年可减少1万吨生活垃圾,制成微生物液态肥1万吨。

  该方案主要包括有机固体废弃物预处理和微生物液态有机肥发酵两大系统。其中预处理阶段,设备可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选、破碎,为油水分离提供便利。发酵部分则采用独有的微生物快速处理技术,可将各类有机固废快速转化成生物液肥。


▼农民用有机液态肥浇灌农田

  “环创有机液肥中富含各类氨基酸,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活性,促进土壤修复,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符合节水农业要求,现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肥料证。”华伟介绍,使用环创有机液肥后,周边的葡萄、有机蔬菜、有机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连盐碱地的修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机液肥生产处理的全过程里,都不产生废气、废渣及废液,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有机循环。“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供了优质的有机农产品,自然受到欢迎。”

  据了解,环创科技的这一快速发酵生物液肥技术,具有投资少、耗能低、工艺稳定可靠、运营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不仅填补了国内生物氨基酸液肥领域的空白,还实现了从餐桌—农田—餐桌的有机循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量体裁衣打造“静脉产业园”

  “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有更多的创新,系统更加适合中国的垃圾成分,并配套APP手机端回收软件和VR展示系统。”华伟解释说,该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国内实际使用环境,“量体裁衣”地设置除尘、除味、降噪、液体收集等多项功能。

  比如垃圾破碎中使用的刀片,不仅耐磨损,而且是可拆式,便于刀头的维护和更换;面对软硬、干湿混杂的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环创设计了不同形状的刀片,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活垃圾构成不同,采用的刀片也有所差异。

  据了解,环创科技是一家专注固废破碎及资源再生回收处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各项专利授权数达61项,包括发明专利8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及申请中的专利30余项。先后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等多项荣誉。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同时中信证券、三峡金石、火炬创投、中日基金、国贸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已成为其股东。

  目前,环创科技在厦门、荆州、龙岩均设有设备制造厂,研发出包括生活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移动破碎车等近20种不同功能的垃圾破碎回收处理系统。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静脉产业园。”华伟表示,未来环创科技将协同现有领域的处理系统,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湖里区垃圾分类工作暗访得分获得七个第一 秘籍到底是什么?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2月起,市垃分办、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每个月都会公布全市各区和岛内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暗访得分排名,湖里区获得了7个第一名。冲击第一很难,保持第一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湖里区的秘籍到底是什么?   垃圾分类工作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实战检...

走近厦门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也是最美的“马甲客”

台海网11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常海军/图)细心的厦门市民,一定已经发现了,最近一年多来,厦门各个社区多了很多“马甲客”,或红色、或橙色、或绿色的马甲,是他们最鲜明的标志。   他们,就是厦门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每天都会守卫在分类垃圾桶放置点,为生活垃...

厦门居民垃圾不分类 监控取证首开罚单

台海网10月29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在厦门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要被处罚,10月23日,金山街道后坑社区的一位租户,不但垃圾没有分类投放,而且多次被劝导,却依旧我行我素。根据小区监控探头记录下的画面,城管部门向当事人开出了罚单。   监控画面:没有分类,全部投到厨余桶...

监控实时取证!厦门湖里区开出全市首例未施行垃圾分类处罚决定书

▲执法队员利用监控探头取证   台海网10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通讯员 庄木坤 庄英虹 文/图)垃圾不分类投放,还屡教不改,这回被监控探头“逮”个正着。昨天,湖里区城管执法局金山中队依法对后坑社区一市民开具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罚款50元。这也成为了厦门市首例经由监...

厦门智能垃圾分类可精准溯源 信息化系统实现精确管理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殿前街道北站社区智能垃圾分类信息化系统应用启动仪式在铁路家园小区小广场举行。工作人员现场传授如何智能分类垃圾,垃圾分类投放小游戏也吸引诸多居民的参与。   据介绍,北站社区智能垃圾分类信息化系统极具特色。首先,该系统可做到精准溯源及精确管理,即通过垃圾袋精准确认居民参与及分类情况,并对其进行对应的精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