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8位名校博士要来厦门当中学老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门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有8位来自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的博士,拟到厦门中学任教。3月28日,市教育局公示2025届优培生拟选拔人选。

公告说,根据《厦门市“青鹭英才优培行动”实施方案》《厦门市2025届优培生选拔公告》等有关规定,现将拟选拔引进到厦门工作的人选予以公示,其中中学教育类的有8人。

从公示的名单看,8人中,三人来自北京大学,一人来自清华大学,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化技术研究所和华东理工大学等。学习的专业有整合生命科学(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应用心理学、化学工程、化学、生态学、物理化学。厦门日报的消息来源说,他们基本上都要到中学当老师。

去年,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5届优培生选拔公告,优培生的报名资格都是2025年毕业的博士,且有以下条件:国际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指ARWU、QS、THE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下同)最新前100名学校;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高校相应建设学科;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优培生要求为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阶段原则上在上述高校院所或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高校就读。其中,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毕业的博士,本科原则上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历、学位符合以上条件且在上述高校院所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含博士后)也纳入选拔范围。

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不列入选拔范围。

优培生要承诺在厦门服务不少于7年。(厦门日报)

聚焦

名校博士到中学教书,浪费吗?

每年优培生公告发出后,会出现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博士应该从事科研工作,到中学教书是“浪费”;二是有人认为博士不会教中学生。

事实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到中学任教,已经不稀奇了。

在厦门,十几年前,中学就有博士老师了。实事求是地说,有不适应的,但是,更多的博士给中学生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眼界。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蓝俊杰在毕业前,就决定到中学当老师,为此还提前半年到厦门双十中学实习。蓝俊杰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都教过学生,他说,不少学生都很迷茫: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特别是本科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高考报考的专业都不是自己选的,等到他们快想明白时,马上又要毕业了。

从那时起,蓝俊杰就开始琢磨,自己应该提早地发现一些热爱科学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人生目标可以更早明确。

近年来,每年都有名校博士加入厦门中学。不过,教育部门没有对外公布中学博士老师的数量。 

相关新闻
火了!泉州这里有个“博士镇” !

高考、中考陆续揭榜,人才培养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怎么培养人才?泉港区峰尾镇或许可供人们更多实操性的思考。这个总人口约6万人的海滨小镇,据不完全摸排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走出博士106人(男性73人,女性33人)、硕士273人,分别占全镇人口的1.8‰及4.5‰,其中下辖的前亭村博士2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3.6‰。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

晋江:首次引进博士享11万元生活补贴

(融媒体记者许雅玲 通讯员林晓燕 李玲玲)高校毕业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日前,晋江在泉州青年人才支持政策“新八条”的基础上,重磅推出《晋江市加快集聚高校毕业生来(留)晋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加快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留)晋创业就业。 《若干措施》明确,对首次引进到晋江民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或自主创业,按规定缴...

泉州发布“博士人才倍增”行动 力争每年新增逾500名博士人才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泉州人才节”开幕式上,《泉州市博士人才倍增行动方案》发布,加快集聚博士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市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根据《方案》,泉州瞄准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力争每年新增博士人才500名以上(其中刚性引进全职在泉就业创业博士100名以上),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全市博士人才数量倍增、质量提升,储备一批我市经济...

医保基金“闹鬼”不该靠“博士降妖”

近日,一则“博士查出医院多收10万医疗费,调查显示超收21万”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据安徽医保局的通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存在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套用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医疗总费用21.82万元,其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   患者儿子是受过经济学训练的博士,患者姐姐是一位老会计。得亏当事人亲属的专业素养,才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