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文/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导报记者了解到,厦门市“四普”工作有序进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122处,复查完成率100%,超额完成原定2024年完成80%的计划,已上传审核数据1095条,已调查新发现文物292处,占比位居全省前列。
培训全覆盖 打造专业人才梯队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厦门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并于2024年5月8日召开了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做了全面安排。
各区也相继成立了“四普”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组建普查队伍。全市共成立普查队伍17支,各级普查队员316人。
厦门市率先举办了全省首个地市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骨干人员培训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实地调查、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多形式进行,基本做到普查一线人员培训全覆盖,有效提高了普查队员业务水平。厦门市还建立了普查专家库,加强对各区业务指导。多次邀请省文物局专家召开工作推进会、质量提升会,有力确保业务培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市四普办”及时归纳普查内、外业相关问题,梳理问题处置清单,编印全省第一个市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指导手册”。后期不断优化升级,针对各阶段问题,编制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填报高频问题手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审核工作手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审核意见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提升专家意见汇编”等文件,及时为全市文物普查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和典范。
高科技赋能 提升普查准确度
在普查过程中,普查队员们不畏酷暑,克服重重困难,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综合运用RTK、全站仪、无人机、采集终端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围绕文物本体、附属文物进行拍摄测量、卫星定位等,切实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以及基本信息,并实时录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软件,确保普查质量和效率。
同时,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扫描建模等技术,对30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无人机三维扫描项目,为后期数据库建设和保护利用打基础。
下一步,厦门市将多渠道征集新发现文物线索,深挖厦门历史资源,结合嘉庚教育遗产申遗、厦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厦门经济特区历史等,开展特区文物、涉台文物、涉侨文物等专项文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