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创业 王晓燕 崔晓旭 曾宇姗 孙春燕 林泓 余健平/文 海峡导报记者 沈威 陆军航/图)国旗猎猎、红歌响亮,神山沸腾了!
没有年龄界限,没有身份差别,只有一颗颗爱国之心,在秋日的骄阳下熠熠发光。
昨天,全城点名,百支团队齐聚神山,盛大启动“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大型活动,共庆新中国七十五华诞。“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大型活动由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和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指导,海峡导报社,湖里区殿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神山党员综合教育基地协办。海峡导报自8月底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大型活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75支团队,得到热烈响应,报名团队远超预期。短短一周时间,就有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各商协会的超百支团队纷纷报名响应。全城涌动,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爱国洪流。
75年前,解放厦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神山。时光流转,75年后,神山被赋予新的使命——一声令下,年轻的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守护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出场,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鹭岛上空,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在启动仪式上,同步发布了25处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场馆作为核心“展旗点”,并举行授旗仪式。100支团队代表依次上台,接受75年前攻占神山的英雄代连长遗孀陈缘的授旗。她的丈夫周洪悦是29军82师255团三连代连长,曾参加解放厦门战役,和战士们浴血奋战,将解放厦门的五星红旗插上神山顶。
历史记忆融入血脉,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从老一辈手中接过鲜艳的五星红旗,团队代表感慨万千。厦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代表表示:“我们深感荣幸能够参与此次活动,交通执法支队将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展旗点’重温峥嵘奋斗历程,与国旗同框,与先烈共鸣。”
厦门市广告协会党支部书记陈培爱是一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坚信红色文化资源的激励作用。他说,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挖掘、保护、活化利用红色遗产,让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歌声在心中激昂澎湃。鲜艳的红色不仅仅是旗帜的颜色,更是每个人心中燃烧的爱国火焰。启动仪式在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100支团队将陆续踏上红色之旅,走进25处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场馆,用镜头记录下与国旗同框的珍贵瞬间,一起聆听初心、传承精神、告慰英烈。
心潮澎湃
国旗护卫队
护卫国旗 传承革命薪火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令,他们踏步进场,铿锵的脚步整齐划一。只见4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身着笔挺的礼兵服,头戴大檐帽,擎着国旗庄严走来。阳光照耀下,头顶的国徽闪闪发光,新时代青年以军人之姿亮相现场。
这4名青年来自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国旗护卫队。接过神圣的国旗,他们在神山脚下展现蓬勃朝气,以青春的名义传承革命薪火。国歌奏响时,青年们目光坚毅、昂首挺胸,心中激荡的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感恩。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青年们的血气方刚,正是五星红旗最鲜亮的底色。一面面旗帜从他们手中接过、传递,象征的是在新时代迸发的红色力量。这股力量将被带往各革命遗址,也将融入城市血脉,生生不息。
攻占神山的英雄代连长遗孀陈缘
亲临授旗 弘扬“神山精神”
88岁的陈缘走上舞台,虽步履蹒跚,但目光坚毅,仰望山顶的五星红旗,眼中泛起泪光。75年前,解放厦门的五星红旗插上神山顶,是她的丈夫和战士们浴血奋战换来的。
作为授旗嘉宾,陈缘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国旗护卫队的协助下,为现场100支展旗团队授旗。当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陈缘的手中传递,不仅是使命,更是传承。
陈缘说,当年丈夫会时常和她提起解放厦门的战役,那是一段75年前发生在神山顶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解放厦门的战役中,代连长周洪悦带领三连从左边进攻,一连战士张林国背着国旗一路向前冲,却不幸中弹倒下。后面的战士紧跟其后,迅速取下他身上的国旗往前冲。就这样,8名烈士前仆后继,接连倒在了枪林弹雨中,直到第9名战士才成功将被鲜血染透的五星红旗插在了神山顶。自此,“人倒旗不倒”的坚定信念,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厦门人颂扬和传承的“神山精神”。
如今,丈夫已然长眠,但他的铁骨铮铮、豪情满怀,始终让陈缘感到骄傲和自豪。“75年前,解放厦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神山顶,那是8名战士用鲜血染就的。75年后的今天,我带着后辈们,一起走进革命遗址和国旗合影,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质朴的言语中,饱含陈缘对爱人的深情和对当年那群战士崇高的敬意。
高燃时刻
全场大合唱 掀起最高潮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小女孩纯净且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神山上空,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时代回响,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尽情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放声歌唱。
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中华儿女不忘的使命,厦门教育培训协会紧紧围绕此主题,精心编排了歌舞节目,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至高潮。6岁小女孩独唱《歌唱祖国》,可爱大方的形象,纯净美妙的嗓音,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随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两首波澜壮阔的歌曲接连上演,表演者们用饱满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尽情放歌,深深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活动在全场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进入尾声,台上铿锵有力,台下含情脉脉,千言万语都化为澎湃心情,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动人的场景汇成对祖国最真挚的告白。
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金平告诉导报记者,得知此次活动,团队在第一时间报名,协会声乐专业的老师带头建议编排歌唱节目,以经典的红歌来歌唱祖国,抒发缅怀先烈之情。方案一经敲定,一支37人的合唱团队集结完毕,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从编排主题,到选歌、分声部、舞台站位、服装定制等一系列流程,仅用了两天时间。团队里的成员,最小的6岁,年长的已超过75岁。这种团结一致的精气神,也是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诠释。
“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英雄事迹、革命精神不能忘。”协会会长杨广云说,“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活动带动大众以史为鉴,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除了让我们体会到先辈们广博的胸怀、意志如钢的气魄,更是提醒着我们要将那铮铮铁骨里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致辞
守护红色遗产 传承红色血脉
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刘见闻
厦门,一座英雄之城,涌现出无数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时至今日,厦门仍保留着众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一座“精神地标”,闪耀着先驱们璀璨不灭的光芒。海峡导报社发起“我到革命遗址展国旗”大型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响应,这份爱国热情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好这份宝贵的红色遗产。
缅怀是追忆,也是敬仰,更是为了将这份精神力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当我们再次仰望那面五星红旗时,更应深刻体会到它所承载的厚重与庄严。我们要将这份历史记忆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感悟先烈初心 汲取奋进力量
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室务会成员、副主任樊荣兵
百余年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建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两所学校成为了福建省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26年,罗扬才等人在厦门大学建立了厦门地区早期党组织。从此,无数革命英烈和先辈在党旗下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奋斗、流血牺牲。从厦门地区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鹭岛解放,囊萤之光终成燎原烈火,在荆棘中烧出一条救国之路,五星红旗终在神山迎风飘扬。
感谢主办方海峡导报的辛苦付出,感谢各支队伍的热情参与。接下来,各队伍将带着用先烈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前往各革命遗址“以怀先烈、以育后人”,定能从革命遗址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悟先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