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历史的种子

2024厦门公众考古季亲子体验优秀作品选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磊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杨岑芮

  台海网8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陈琪燕 黄奕琳 实习生 吴晓婧 陈玄煜 整理) 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中华街道的历史街区,打卡文物建筑,当一回“四普”(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小队员;钻进博物馆看一场展览、听一堂讲座,动手体验华彩唐装的设计和制作……上周末,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厦门大学文博管理中心协办的2024厦门公众考古季活动,首次开展“大手牵小手 城市微考古”亲子考古体验。

  当了回“小小体验员”的孩子们获益匪浅。他们纷纷用手中的笔纸,或作文、或绘画,记录下了参加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中华民族悠长灿烂的历史,在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心中,播下了小小的种子。

“小小体验员”作品

走进历史的印记

●郭晨宸

  8月24日上午,我和爸爸参加了2024厦门公众考古季“大手牵小手,城市微考古”亲子考古体验营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厦门市总工会旧址。在“文物守护人”徐友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总工会旧址的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工人运动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实物展品,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看到了工人们团结一心,为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待遇而斗争的坚定身影;看到了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智慧和勇气,努力书写着属于工人阶级的辉煌篇章。

  在总工会旧址里,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厦门市总工会的历史沿革——从最初的萌芽到后来的发展壮大。在旧址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作为“四普”小小体验员的那份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了解厦门前世今生

●肖惜文

  当妈妈告诉我,我们很荣幸地入选此次体验活动时,我高兴坏了,心情瞬间被点燃。8月24日,我们一大早就戴上非常漂亮的“考古太阳帽”,穿上红色的马甲,开启了这半天的考古之旅。

  首先,我们跟随“文物守护人”徐友群老师的脚步,聆听他讲解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在文物遗址中感受那个年代先辈们所经历过的事情。其间,厦大大旅社的历史让我印象深刻。在徐友群老师生动的讲解和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中,我了解到厦大大旅社曾在日本侵厦时被改名为“柏原旅社”,1945年10月3日,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严泽元与时任厦门市市长黄天爵就是在这里接受日军投降,完成对厦门市的接管。

  我生在厦门,长在厦门,更应该对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

走近文物,走进历史

●洪福禧

  早上九点,我们在徐友群老师和记者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思明区定安路71号的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旧址。这里是一栋四层楼高的古朴建筑。在抗战期间,抗敌后援会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开展演讲及文艺演出等抗日宣传活动,组织大规模抗日游行及募捐慰劳公演,发动群众献金献力,开展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及救助金门难民等活动。

  中午,老师带我们在老剧场寻找文化印记。炎炎烈日下,我们雀跃着寻找答案换取惊喜。一步步走来,我们不仅看到了古址和文物,更看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艰辛和不易。这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多走近厦门红色历史,亲身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共同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推开那扇窗,对话大唐之美

●谢芷歆

  “这就是鎏金雀乌纹银香囊,可别小看它,这可是古代的‘黑科技’……”跟随讲解员,我们移步至展柜前。眼前的香囊格外引人注目。昏黄的灯光下,它迓迎着来往的游客,仿佛一只历史的眼。它出生于唐代,见证大唐的鼎盛,也经历晚唐的腐败。它如一扇窗,让人们得以窥见曾经的沧海桑田。它是大唐的缩影。

  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再配以图片,我们对其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原来,其内部铆接两平衡环和香盂,平衡环之间及内环与香盂之间成直角相互支撑,使香盂保持平衡,始终不翻。在赞叹古人的智慧之时,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精致的生活与社会的繁荣。它外刻镂空花鸟纹,可佩于身,也可挂于室内或车上。一股清香仿佛窜入鼻间,来自唐代的它,不经意间已留在每个人心间。

华彩霓裳,千年唐情

●谢芷怡

  历史的裙袍翻出褶皱,掠去世间尘埃。很幸运,我参加了“大手牵小手,城市微考古”的亲子考古体验营活动。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治理天下,女性的服装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是《簪花仕女图》,图中的贵族妇女们云髻高耸,身着低胸长裙,外罩薄纱……”讲解员说着,我细细看着。真是“云想衣裳花想容”呀!忆起其它封建王朝,妇女以“笑不露齿”“站不依门”“行不露面”为戒律,束缚自己;而唐代妇女挣脱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美。我看到了,看到了唐的开放与繁荣。

  “你们猜,这几个俑是男还是女?”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尊尊陶俑身着胡人装。“男生!”我们异口同声。讲解员笑眯眯地回答:“不对哟,这几个陶俑面部圆润丰腴,这是唐朝女性的标志哟!”听此回答,我心中一振。

  唐,这个开放包容、繁荣耀眼的时代,将永远存于我心底……

以“衣”读唐

●陈佳橦

  初唐时期,女子上衣一般都为短袖窄襦,较为保守,与少数民族的服饰较为相近。这是受突厥、波斯、吐蕃等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结果。

  到了武周时期,因女皇武曌当权,女子的装束也在朝着个性化发展。这段时期也是唐代女性最从容自信的时期,女子们不必拘束于上襦下裙这种一成不变、较为繁琐的装扮。她们可以身着男装、胡服上街,且不会受到任何指摘。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看出,女子们可以身着男装,自由自在地骑马驰骋。

  见微知著,从唐代女子的装束变化中可以看到,这位历史唯一的女皇的诞生,使那个时代的女性开始变得从容而自信,开始逐渐能够与男子并肩立于历史长河中。以“衣”读唐,看见的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兴衰,还有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
打卡文物遗址 探寻城市记忆

▲打卡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 ▲DIY设计制作盛世唐装 ▲参观“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   台海网8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 陈琪燕 实习生 吴晓婧 陈玄煜) 打卡文物遗址,寻踪老厦门故事;走进市博物馆,感受盛世大唐的繁华瑰丽……8月 24日,2024厦门公众考古季系...

来!一起发现老厦门,爱上新厦门

台海网7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陈琪燕 黄奕琳 实习生 何姝锦 陈玄煜) 聆听考古大咖分享“考古那些事”,探访厦门版“茶马古道”,追寻“海丝”记忆,体验一回“考古人”的工作日常和考古“神器”,用高科技给千年文物做一次现代体检,在古迹故事中发现厦门、了解厦门、爱上厦门……2024厦门公众考古季体验员招募进入倒计时,报名时间截至本周六(7月20日)。...

灌口双岭村亲子体验“乡野抢农忙·稻香说丰年”

台海网7月31日讯(记者 李立宇)7月22日,在灌口双岭村两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双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及亲子,开展了“乡野抢农忙·稻香说丰年”亲子农耕体验活动。 当日下午的活动中,农耕达人黄玉英为大家科普了水稻的生长过程,指导了种植和收割水稻的技巧,详细解说了...

两岸同“心田” 根脉再续缘

中新社漳州10月23日电 题:两岸同“心田” 根脉再续缘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入秋以来,时值柚子丰收季,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的双荣农庄门庭若市,前来亲子游、乡村游的游人络绎不绝。   “20多桌,国庆假期每天都满桌。”该农庄的合伙人、心田村村民赖健民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最近即便是非节假日,客流也不少。   据心田村族谱记...

厦门海沧两岸义工本周六开展海边巡逻亲子体验活动

台海网11月8日讯 (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本周六,厦门海沧两岸义工联盟将前往海沧大道开展“小小海边安全巡逻员”体验日活动。 此次活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题,开展亲子义工服务日活动,学习预防溺水相关知识、进行海边安全巡逻及安全劝导等内容。活动将于11月10日在海沧大道举行,请海沧两岸义工在海沧温德姆酒店对面柱子集合。 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