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厦门多所学校发布
关于“禁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致家长的一封信
不止厦门
福建多地也发出倡议
禁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
近来
“烟卡”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校园中
流行起来
一些学生拍“烟卡”上瘾
还有学生拍“烟卡”
都已脱离了游戏层面
根据香烟档次将卡分等级
谁拥有的卡多且贵
就有“炫耀”资本
天水、长沙、广州等地学校或教育部门
都有发布倡议禁止学生玩“烟卡”
甘肃天水教育局近期发布《关于禁止学生玩“烟卡”游戏的倡议书》,详细列举了“烟卡”游戏的有形危害和无形危害,提醒家长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不要让孩子带“烟卡”进校园,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烟卡”游戏,将立即制止并没收“烟卡”。
该倡议也引发了网络热议,究竟该不该禁止学生玩“烟卡”?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24日,甘肃天水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发出该倡议“主要是‘烟卡’不同于以往的纸卡,对学生潜在的吸烟(行为)可能会有诱导作用。” 经过此前排摸,发现有个别学校周边商户销售“烟卡”。
对于网络争议,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出发点主要是 ‘烟卡’不是纸卡,有学生已经沿途在捡‘烟卡’,在垃圾桶翻,对个人健康会有一些影响。一些孩子在烟盒方面的知识,已经超过家长的认知了,无论是品牌还是价格方面。”
济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要求各学校对学生进行控烟宣传教育,有学校打算向家长发布倡议书,“倡议家长关注孩子有没有此行为,在孩子面前有禁烟意识。”担心“烟卡”游戏让孩子过多接触烟草,以及形成谁的“烟卡”更漂亮或高档的攀比之风。
长沙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校园周边售卖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商品的情况,将予以提醒和打击,包括刀具、香烟等,避免未成年人过早接触。周边商户由市场监管及文化部门联合整治,教育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提醒,要求学校到校园周边摸排,并告知有关执法部门查处。
什么是“烟卡”
图源:央视新闻
“烟卡”这一玩法实际上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经典游戏——纸牌游戏。具体的玩法是几个孩子坐在一起,一起出牌,轮流拍打地面,如果拍翻了对方的牌,就可以获得对方的牌。
烟卡的制作十分简单,只需将各种硬盒香烟盖撕下来,折叠成长方形的卡牌,用于玩“烟卡”的游戏。有的孩子甚至会去翻垃圾桶寻找烟盒。再者,有的不良商家则以高价把烟盒卖给孩子们。
图源:央视新闻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孩子甚至为“烟卡”制定了等级,根据香烟售价的高低划分等级,价格越高,等级越高,罕见、稀有的商标被视为珍宝,可以用来交换更多普通的烟卡。这种经典游戏虽然玩法大致不改,但是其性质却在发展中悄悄“变味”了,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学生沉迷。
时常有小学生眼睛直勾勾地
盯着香烟架上的烟草制品
“烟卡”,即从卷烟盒上剪下来的烟标,再折叠制作成纸牌大小的卡牌。
“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
一段时间以来,在广西北海市经营便利店的店员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时常有小学生在收银柜台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香烟架上的烟草制品,不断地询问价格:“这个多少钱?那个呢?”
店员感到很奇怪,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放学后成群结队一起走的小学生,几乎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甚至几个香烟盒,里面装满了颜色各异的“烟卡”,“我阿姨家的孩子还拜托我妈帮他收集‘烟卡’。”店员苦笑道。
广西一所村小的班主任张俪发现,从这个学期开始,不少孩子迷上了拍“烟卡”游戏。下课时、放学后,教室后门、操场跑道甚至马路两旁,三五成群的孩子掏出花花绿绿的“烟卡”,蹲坐或趴在地上,竞相出牌。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简单,一方通过拍地或拍空气的方式让“烟卡”翻面,赢家就能带走这张“烟卡”。
放学时段,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玩“烟卡”。
一些孩子玩“烟卡”
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广东省河源市某镇小学老师察觉到,有的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叠“烟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味拍“烟卡”游戏,揣摩怎样胜算更大。对此,他会以扰乱课堂纪律为由没收他们的“烟卡”,扔进垃圾桶,“但他们会趁我离开教室时,去垃圾桶捡回来继续玩。”
一学生向记者展示“烟卡”怎么叠的。
让张俪担忧的是,一些孩子玩“烟卡”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有的学生上课时会偷偷拍卡“练手法”;或者把卡放在文具盒里悄悄“欣赏”;还有的交换“烟卡”时,与同学发生口角、打架。
“这样下去,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3月中旬,张俪所在的村小发布“烟卡”禁止令,“每个班都向学生强调,禁止带‘烟卡’到学校,如果发现有人违反禁令,老师可以直接没收。”
然而,不少学生在与老师“斗智斗勇”。有老师发现,在教学楼玩“烟卡”的学生少了,但在宿舍区还经常有拍“烟卡”的学生,“他们觉得这些地方被老师发现的概率比较小。”
在一些学生中间
拍“烟卡”正在升级为“赌博”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手里的零花钱不多,为了搜集烟盒要花费不少精力。除了盯着家里的烟盒,他们还会找爷爷、外公或其他亲戚长辈要烟盒。有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因为玩“烟卡”,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程度已超过吸烟的成年人,有学生要求家长在网上购买“烟卡”。
这些对“烟卡”欲罢不能的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会特别留意垃圾桶,搜集路边别人丢弃的烟盒,甚至专门去垃圾中转站搜寻烟盒。“去垃圾桶捡‘烟卡’,容易沾染细菌生病。”有老师担心,学生们经常直接趴在地上拍“烟卡”,很不卫生。
孩子们玩“烟卡”游戏。
尤其值得警醒的是,在一些学生中间,拍“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正在升级为“赌博”。大家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在部分校园周边的商店,有商家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助长了这一不良风气。
3月底,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学校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等,针对“烟卡”销售展开专项检查行动。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执法人员发现,一些厂家擅自将“中华”“和天下”等带有商标的烟盒进行印刷销售。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执法人员在校园周边开展买卖“烟卡”专项检查行动。
在网络上,小学生可以更轻易地购买到“烟卡”。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5家售卖“烟卡”的店铺显示商品已拼超过100万件,15家店铺显示相关商品已拼超过10万件,不需要年龄等信息,所有人都可以购买。这些店铺销售的“烟卡”,不仅有国内的香烟品牌,也有国外品牌。
记者进入某社交平台一个“烟卡”交流群中,群友纷纷拍照晒出各自的“烟卡”炫耀:“大家看我这个稀有吗?”“我这一张就顶你所有的。”“谁有紫色黄鹤楼?收。”记者发现,其中不少人拍摄“烟卡”的背景为小学课本等书籍。
有“烟卡”爱好者声称,电商平台上的烟卡同样有优劣之分:1-2元一张的“烟卡”,基本上是商家印刷的仿制品,“价值不高”;一些稀有正品,即从烟盒上直接裁剪下来的“烟卡”,售价更高——中华牌一张5元、娇子牌10元、“和天下”系列高达20元,更有高达百元、千元的,他们会通过香烟的价格给“烟卡”分级。
电商平台上,不少店铺销售“烟卡”。
让老师们担忧的是,学校里有些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抽烟。“小学生玩‘烟卡’上瘾不是一件小事,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要重视起来,尽早戒断这一不良习惯。”
部分商家擅自印刷、销售“烟卡”
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8部门发文要求严厉查处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烟草专卖零售商须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在便利店内,店员观察到,“烟卡”流行的低龄化趋势,会导致未成年人更早地接触烟草制品。
学生收集“烟卡”,并熟悉香烟的档次和价格。
张俪认为,“一些农村孩子把拍‘烟卡’当成好玩易得的玩具,应该对孩子们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开心玩耍、认真学习”。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表示,部分商家擅自印刷、销售“烟卡”,涉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商家买卖“烟卡”的行为与校园环境建设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精神相悖,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他们将展开进一步调查,学校、父母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引导。
来源:厦门各学校微信公众号、漳州新闻、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闻网、三亚发布、南方日报、海峡导报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