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门启动2024年公众考古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作为2024厦门市民文化节的配套活动之一,“向海而生 发现厦门”——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2日在厦门大学正式启动,将展开为期3个月、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公众考古系列体验活动。

  2023年厦门首办公众考古月活动,开省内公众考古之先河,反响热烈。今年公众考古季活动迎来全新升级,除招募具备一定考古或历史知识基础的公众考古体验员外,还鼓励对考古、历史感兴趣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将让参与者以“考古”的视角行走“城市”,主动成为厦门历史的亲历者、讲述者以及创造者,在发现厦门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

  据了解,7月的活动包含考古讲座与田野调查、考古工具体验,参与者可以实地走进考古现场,感受考古工作者“日常”;亲子家庭考古研学将于8月进行,分别打卡厦门大学、厦门市博物馆,结合承办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城市微考古”文旅融合的方式,一同走进厦门的历史文化遗址,认识鹭岛城市文脉;9月,活动还将走进校园,发动中小学生发现并了解身边的文物。

  记者还了解到,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活动同时也是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之一,是厦门市文旅局与厦大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合作的一次探索和实践。考古季活动将为公众体验员开放校内资源,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国家、省级的考古实验室,亲眼观察显微镜下3000年前植物的种子长啥样。

  活动由厦门市文旅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来源: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相关新闻
福州:四城区国有土地 先考古后出让

近日,福州印发施行《关于福州市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为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将加快建立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机制,实行“先考古、后出让”,推动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意见》指出,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的国有土地在下列区域范围内的,应开展考古前置工作。适用范围涵盖五大方面:地下文物埋藏区;福州历史城区范围及其东...

走近武王墩墓 “甲”字形大墓里还有哪些秘密?

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了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现存主墓(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   目前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这也是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初步推断可能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王级墓葬,已出土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等,椁室盖板上发现大量墨书文...

福清南少林周边考古调查勘探启动 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省考古研究院团队入场开始勘探。 20日记者从福清市文体旅局获悉,为落实弘扬传承南少林文化“五个一”工作,更加深入了解遗址范围、内涵、布局与历史发展脉络,福清市启动福清少林院遗址周边考古调查勘探。 关于福清少林院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宋人梁克家所著的《三山志》。该志卷36在福清“寺观”类第15页载:“东林院,新宁里……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

三星堆考古发现玉石器作坊区

“我们发现了古蜀人在使用本地原料大量制作玉石器的直接证据。”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代表带来了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最新进展。   “我们都知道,三星堆祭祀坑出口最多的两种文物是青铜器和玉石器,那么玉石器是哪儿来的,它是怎么制作的?去年三星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