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庐山摩崖石刻展在厦展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查小丽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7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查小丽 实习生 洪雨晴)6 月 30 日,“第一山——璧佩琳瑯庐山摩崖石刻展”在厦门市美术馆一楼主展厅开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据悉,本次展览由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与庐山市博物馆联合主办,万松顶美术馆承办,同时也得到了厦门市美术馆、白鹿洞书院的大力支持。

  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摩崖石刻依山傍崖、因形随势、临境抒臆,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别具一格,堪称文化艺术的瑰宝。主办方期望通过本次展览,实现山海相会、文韵焕彩,在美丽的鹭岛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让观众体验庐山多姿多彩的文人艺境以及磅礴生动的匡庐气象。

  本次展览的展品以庐山最为著名的摩崖石刻文化景观群为主,即秀峰景区、白鹿洞书院的石刻,精心挑选了110余通具有代表性且保存较好的庐山摩崖石刻拓片进行展出。其中,包括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重要作品——北宋黄庭坚所书的《七佛偈》。此外,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有序》、苏轼的“璧佩琳瑯”题识、米芾的“第一山”“青玉峡”题识、王阳明的《纪功碑》、朱熹的《简寂观诗》及“归去来馆”题识、康熙的“三绝碑”等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也都位列展出行列。

相关新闻
鼓山摩崖石刻百年前照片亮相

鼓山摩崖石刻百年前照片亮相 对比现状,可以证明建筑、石刻都得到很好保护 鼓山灵源洞登山梯(百年前老照片)。 鼓山灵源洞登山梯(6日拍摄)。 近日,长乐区朝阳中学历史老师郑巧蓬,在网络上搜集到两张拍摄于1912年的鼓山摩崖石刻照片。对照老照片可发现,鼓山上的建筑、石刻得到很好保护。 两张老照片中,一张拍摄于鼓山灵源洞登山梯,画面中部显示的是鼓山著名石...

南平建阳莒口发现一块北宋摩崖石刻,距今950年!

北宋摩崖石刻 近日,南平建阳区莒口镇河坝村佛迹岭发现一块摩崖石刻,经建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初步认为此处摩崖石刻年代为北宋,距今已有950年的历史。 佛迹岭有一座千年古刹圣迹寺,以寺前天然佛足印迹而得名,是唐朝高僧马祖道一卓锡传法之所、福建省禅宗发源之地,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打卡点之一。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即将启动运营前夕,...

长乐发现“鸢飞鱼跃”摩崖石刻

近日,高校教师高展澍与长乐区朝阳中学历史老师郑巧蓬,在长乐千年古刹当阳寺遗址附近,发现一处“鸢飞鱼跃”摩崖石刻。石刻字迹与唐代韩愈所书“鸢飞鱼跃”高度相似。石刻疑为朱熹临摹韩愈之作所书,但具体作者仍有待考证。 该石刻位于当阳寺遗址附近一处突出的巨石上,每字宽约30厘米,字体飘逸洒脱、别具一格。石刻斑驳,颇有年代感。 长乐当阳寺遗址附近发现的“...

乌山摩崖石刻:罕见的文化宝库

在福州,“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蜚声全国;而毗邻三坊七巷的乌山,凭借蔚为壮观的摩崖石刻群,被一些行家赞誉为“一座乌石山,半部中国书法史”。 乌山摩崖石刻的书法何以得此褒奖?本期栏目邀请鼓楼区本土书法家、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柳卫松和鼓楼区园林中心党...

黄荣春:福州摩崖石刻“活字典”

黄荣春。   在福州研究摩崖石刻,绕不开今年85岁的文博研究员、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黄荣春。继出版《福州摩崖石刻》《福州十邑摩崖石刻》《福州摩崖石刻(增订本)》之后,下月他又将出版120万字的《闽都考古录》。22日,记者采访了他。   皓首穷经 行遍福州宁德   黄荣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