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昨在厦大正式启动!快来!“考古队长”喊你组团去考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磊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7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 陈琪燕 陈雨晴/文 陆军航/图)保护文化遗产,传扬中华文明!昨日,“向海而生 发现厦门——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在厦门大学南光楼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面向厦门市民和游客的公众考古系列体验活动即将轮番精彩登场。

  2023年在厦门举办的公众考古月活动,开福建省公众考古先河,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在此基础上,今年公众考古季活动全新升级,呈现三大亮点和多种玩法,并首次面向亲子家庭开放活动报名。

  本次活动也是今年厦门市民文化节的配套活动之一,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主办,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厦门大学文博管理中心协办。

玩法更多 全新升级凸显三大亮点

  昨日,一曲独具特色的非遗杖头木偶表演《蝶恋花》拉开了活动序幕。活动现场,在与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下,厦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克为今年考古季“公众考古队长”、市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部副主任王蒙授旗,标志着“向海而生发现厦门——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活动体现出三大亮点,分别是持续时间更长、参与人群更广、形式更加丰富。”厦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考古季”活动在2023年“考古月”活动基础上升级创新,从7月持续至9月,3个月的活动期间“月月有亮点”,活动内容也层层递进。与此同时,本次活动不仅招募具备一定考古或历史知识基础的公众考古体验员、即考古“发烧友”参与,还鼓励对考古、历史感兴趣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我的家乡厦门,更加热爱这座因海而生的城市。”启动仪式上,2023年公众考古体验员罗艺暖分享了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坚定了自己对考古的热爱,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参与其中,为考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介绍,今年的公众考古月活动可谓是精彩不断,考古“发烧友”将在7月的时光里,聆听考古讲座、体验田野调查、亲手体验考古工具,并实地走进古道,真切感受考古工作者的“日常”;亲子家庭考古研学则将于8月进行,分别打卡厦门大学、厦门市博物馆,并结合岛内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城市微考古”文旅融合的方式,一同走近厦门文物,认识厦门、发现厦门的城市文脉;9月,还将走进校园,发动中小学生参与发现并了解身边的文物。

校地合作 厦大将开放多个校内资源

  2024年厦门公众考古季活动,同时也成为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之一,是厦门市文旅局与厦门大学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合作的一次探索实践。

  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考古季活动将面向厦门市民、游客、公众体验员开放校内资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考古实验室,“亲自动手体验,亲眼观察一下,显微镜下3000多年前植物的种子长啥样”,让社会公众更近距离接触科技考古工作,了解考古事业。

  据了解,厦门市文旅局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校地合作模式。通过建立长效交流合作机制与定期协调沟通机制,推动优质成果产出,共同促进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

发现厦门 “海”为主题探寻城市文脉

  当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厦门如火如荼开展。为广泛宣传“四普”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营造良好文物保护氛围,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物普查,今年公众考古季活动还将结合“四普”相关工作,融入公众体验环节。带领公众感受“科技感满满”的新时代考古工作,深度挖掘厦门考古、“四普”工作背后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动以“海洋文化〞为主线。主办方表示,厦门拥山向海、山海交融,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千百年来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凸显,是一座近现代史迹型城市,本次活动将围绕厦门“海洋文化”的城市内涵,以“考古”的视角行走“城市”,让市民游客了解厦门,热爱厦门,主动成为厦门历史的亲历者、讲述者以及创造者,在发现厦门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

集结令

7月

活动招募

“考古队长”喊你一起来挖呀挖!

  探寻厦门历史文脉,跟着“考古队长”一起挖呀挖……即日起,2024年厦门市公众考古季活动正式面向成年公众启动招募。

  7月期间,聆听考古专家讲座,学习科学考古工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深入厦门古道,运用“考古神器”,现场体验田野调查、地表清理、碎陶复原等真实考古过程;还将走近“四普”,以“考古”的视角行走“城市”,深度挖掘厦门考古、“四普”工作背后的细节……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报名方式

  对考古、历史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进入“厦门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乐游厦门-考古体验”栏目,“厦门市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线学园-考古体验”栏目了解活动详细信息,下载报名表,填写个人信息,发送至指定邮箱进行报名。


▲扫描二维码报名

报名条件

  1.热爱考古事业,对历史文化、文物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

  2.年龄18岁-55岁,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体能基础。

  3.时间充裕,能全程参与考古季活动。

  4.具备团队精神,能遵守组织方的各项纪律、安排报名截止后,经主办方筛选确认后,统一通知最终人选。

  要提醒的是,为了让更多市民有机会参与考古季活动,2023年已报名成功的考古体验员,不得参与2024年考古体验报名。

8月

精彩预告

考古季首次面向亲子家庭招募

  接下来的8月,让父母和孩子一同徜徉在历史长河中,认识厦门,发现厦门的城市文脉,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历史文化之旅。

  第一站:走进厦大科技考古实验室一探究竟。厦大考古实验室将向大小朋友开放,看看3000多年前植物的种子长啥样,让人感受“科技感满满”的新时代考古工作;

  第一站:走进厦门市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了解厦门历史文化;

  第三站:在“四普”的工作现场,化身“小小普查员”,走近文物,聆听厦门故事。“亲子家庭”体验团将于8月开启招募,热爱考古、历史文化的少年儿童及家长们敬请期待。

相关新闻
福州:四城区国有土地 先考古后出让

近日,福州印发施行《关于福州市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为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将加快建立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机制,实行“先考古、后出让”,推动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意见》指出,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的国有土地在下列区域范围内的,应开展考古前置工作。适用范围涵盖五大方面:地下文物埋藏区;福州历史城区范围及其东...

走近武王墩墓 “甲”字形大墓里还有哪些秘密?

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了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现存主墓(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   目前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这也是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初步推断可能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王级墓葬,已出土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等,椁室盖板上发现大量墨书文...

福清南少林周边考古调查勘探启动 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省考古研究院团队入场开始勘探。 20日记者从福清市文体旅局获悉,为落实弘扬传承南少林文化“五个一”工作,更加深入了解遗址范围、内涵、布局与历史发展脉络,福清市启动福清少林院遗址周边考古调查勘探。 关于福清少林院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宋人梁克家所著的《三山志》。该志卷36在福清“寺观”类第15页载:“东林院,新宁里……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

三星堆考古发现玉石器作坊区

“我们发现了古蜀人在使用本地原料大量制作玉石器的直接证据。”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代表带来了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最新进展。   “我们都知道,三星堆祭祀坑出口最多的两种文物是青铜器和玉石器,那么玉石器是哪儿来的,它是怎么制作的?去年三星堆考...

去年福建考古工作成果丰硕

东南网3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记者从1日召开的2023年度全省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2023年福建考古工作成果丰硕。 据了解,去年我省共开展了60项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含2项水下考古调查、7项主动性考古发掘、8项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其中的重要成果有:完成国家文物局“十四五”重点海域水下遗产调查项目——福建海坛海峡海域水下考古区域调查工作,并取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