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庆端午诉 “粽 ”情 两岸一家亲

思明区图书馆举行“粽叶飘香迎端午·夏日清风诗意浓”主题活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杨鸿沣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胡明宜教孩子们包粽子


▲湖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杨秀晖分享写作技巧

  台海网6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杨鸿沣通讯员吴莉莉)“家家过端午,粽芳好味素,艾叶门前挂,身躯香袋护……”在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胡明宜的教导下,孩子们学着闽南端午童谣,浓浓闽南味萦绕上空。这个端午,思明区图书馆邀请8组大陆亲子家庭与台籍青年相聚在朴素家宴空间,邂逅传统文化,共同参与“粽叶飘香迎端午·夏日清风诗意浓”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在胡明宜老师介绍和引导下,手拿粽叶、一折一卷、压实食材、包角捆扎……除了DIY粽子,活动还邀请湖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杨秀晖为孩子们带来《如何写美食》的分享。杨老师传授了写美食的几种方法,除了充分调动“五感”,还可以多用颜色变化,让味道“动起来”等。同时提醒高年级的孩子,写食物聚焦的落点一定要引出食物背后的故事,可以是故乡的情感,可以是品格的映射,或者是凡人小事背后映射的社会正能量。值得一提的是,思明区图书馆还为参加活动的每组家庭赠送《闽南的味道》一书,作者杨秀晖老师为现场的大小朋友签名并写上祝语。

  思明区图书馆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活动旨在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闽南文化的地域特色。一颗小小的粽子对两岸同胞来说,不仅是传统美食,更是共同的历史文化连结。

记录活动感悟 作文可以这样写

打开端午节的方式

●滨东小学 五年(4)班 苏柏麟 ●指导老师:吴玉琼

  “来,仔细看我手上的动作,先把粽叶折出个漏斗,再装入些许的米,接着加料……”精神矍铄的胡爷爷正耐心示范着,教大家如何包粽子。他用双手拿起两片粽叶折成锥形,先装一勺糯米铺底,接着放入肉和香菇,再盖一层糯米,然后放进咸蛋黄、干贝、鹌鹑蛋,最后再用一层糯米把馅盖住。只见他两手一捏、一翻、再一盖,粽子就包好了。他熟练地捞起挂在架子上的粽绳,在粽身上绕两圈后捆紧,一个漂亮饱满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们都跃跃欲试。然而,我太乐观了,看着简单,一上手竟是“兵荒马乱”。我学着胡爷爷先折好粽叶,再装进馅料。可还没等做下一步,糯米就从底部“跑”出去了。我一脸无措,还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就在身旁的胡爷爷微笑着拿起粽叶又手把手教了我一遍。这回,我把每个细节都模仿到位了。终于,我包出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粽子,得意洋洋地拿到架子上去捆绳子,一边捆还一边想着:得做个什么记号好?“啪!”我手一离开绳子,粽子就掉落下来。我慌了神,赶紧伸手去接,可接到手里的就剩散架的叶子和七零八落的馅。我不禁傻眼了!这可怎么整?

  这时,胡爷爷刚好转身看见一身狼狈的我,马上安慰我,并带我重启新粽子的包裹之旅:“捆粽子也是有技巧的!用左手拿粽子,右手拿绳子从外向内贴着手指这个地方捆……”我用心默默地记住手法,终于成功包出漂亮的粽子。

  厨房里烧开的水热气腾腾。粽子放进锅里煮,我们则聆听起女作家杨老师现场教授写美食。翻阅她写的《闽南的味道》一书,节选片段记录了一颗美味粽子诞生的全过程。“包粽子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买现成的呢?”我不禁发出疑问。老师笑了:“端午节家人团聚,一起动手制作美食,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经由一个个细致动作,一次次温馨配合,一起制作美食,再一起坐下来品尝,你们能体会到什么情感?”我闻着空气中飘散的粽子香味,回想着包粽子过程中大家的欢声笑语、书中“外婆烧肉粽”里饱含的温情,有了领悟。我们是在包粽子,但也不仅是包粽子。我们还经由它分享着爱与关怀,体会着劳作的乐趣。这难道不正是过节的意义么?

  打开端午节的方式,我选择了包粽子和吃粽子,你呢?

粽叶飘香品味端阳

●梧村小学 三年(7)班 丁偌可 ●指导老师:余吉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端午节临近,妈妈带我到文塔朴素茶楼参与“粽叶飘香迎端午”活动。

  活动地点在热闹菜市场后面的一个小院。古朴幽静的院中有一座老旧的小洋楼。踏上一层层窄窄的阶梯,我们走上三楼的阳台。穿过各种藤蔓植物掩映下的拱门,几张茶几、几张木椅就映入眼帘。茶几上早已摆满了碧绿的粽叶、油润如玉的咸蛋黄、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晶莹剔透的鹌鹑蛋,也洒满了夏日的阳光……

  给我们示范包粽子的胡老师,虽然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他一边熟练地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耐心地讲解,并反复示范几个难做的动作。我看见胡老师先把粽叶对折成90度,接着把粽叶卷成漏斗形,放上糯米,中间放上馅儿,再把顶部的粽叶围绕糯米折成三角形,最后用细线把粽子捆好。这样,一个大大的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也学着胡老师的样子,折粽叶、填糯米、放馅料、裹粽叶、扎线。可是,我包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时,把叶子卷破了,在系线时,线没系紧,包好的粽子又散了。最难的是用细线把粽子捆好。我不会捆,便向胡老师求助。此时,热心给大家指导的胡老师已经汗流浃背,但还是耐心地给予我们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我有了信心,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成功包出了个自己满意的粽子。

  趁着一个个粽子送入厨房进行“桑拿”,我们又来到二楼的一间房间。穿着旗袍,举止优雅的杨秀晖老师和我们分享运用五感创作《观察记录表》《如何写美食》。我认真地做笔记,同时也被杨老师分享的儿时美食吸引。大家被杨老师风趣幽默的表达逗得咯咯笑,笑声遍满茶楼。

  不知不觉,已到了活动尾声。我们不仅获赠热气腾腾的香粽,还获赠杨老师的书《闽南的味道》。杨老师在书中寄语:“读书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回家路上,我问妈妈这些话的含义。妈妈说:“读书,如同乘一艘帆船,带领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将发现更多的精彩,成就更美好的未来,最终抵达心中的星辰大海。杨老师希望你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实现心中的梦想。”

  端午在即,幸福的我一手捧好书——《闽南的味道》,一手提好料——闽南肉粽。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收获写作的智慧——读书的未来是星辰大海。粽叶飘香,品味端阳。我感觉这才是最纯的端午味道。

端午粽飘香

●鹭江新城小学三年(2)班 吴思睿●指导老师:胡美龄

  每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忙着包粽子。红豆肉粽、碱粽、鸡蛋花生粽……各种粽子馋得我直流口水。以前我只是享受吃粽子的幸福,今年我也想体验包粽子的快乐。于是,我央求奶奶教我包粽子。

  一大早,奶奶就浸泡好糯米、洗干净粽叶,连裹粽子的绳子都是粽叶撕碎做成的。一切准备就绪,奶奶便亲自示范并耐心地给我讲解。只见粽叶和糯米在奶奶手里翻滚几下,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眼前。

  看着奶奶熟练的样子,一旁的我也跃跃欲试。可是粽子在我手中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米粒悄悄地从粽叶下逃跑,一会儿没握紧,米粒就像散架的乐高零件调皮地逃回盆里。我反复研究,急得满头大汗。奶奶看着我“狼狈”的样子,笑着说:“别急,再认真观察我包的每个步骤。”

  我认真看了奶奶的示范,重整旗鼓又包了起来。首先,我将两片粽叶背对背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漏斗”。接着,我舀了一勺糯米倒进“小漏斗”,按压紧实。然后,我将粽叶向下一折,小心翼翼地扣上“小盖头”,再顺着三角边转几圈,就包出了一个漂亮的四角粽。最后,我小心翼翼地对粽子进行五花大绑,生怕米粒再有一丝逃跑的机会。在我的努力下,一个个饱满的粽子都穿上了绿色的外衣。原来,包粽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没过多久,一阵阵粽香就从厨房里飘散出来。粽子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给它解去绿色外衣,露出白色米团。咬上一口,瞬间粽香充满我的口腔,回味无穷。

  包粽子是感受快乐,吃粽子是享受幸福,过端午是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胡美龄老师点评:小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学包粽子的经历,动作描写细致,包的画面很有层次感,体现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从备材料到包粽子再到尝粽子,详略得当,表达生动有趣。结尾升华情感,感受到传统文化浓浓的气息。读后如品一粽子,清香弥漫,回味无穷。

相关新闻
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民间交流让两岸未来更加光明

央视网消息: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6月1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本届海峡论坛继续秉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定位,通过多个领域的丰富活动,让两岸同胞有机会聚在一起,深入交流,拉近彼此距离,让两岸关系的未来更加光明。 在今年的海峡青年论坛上,杨于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曾经是台湾的一名大学老师,因为喜爱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来到大陆创业。几年过去,她现在有...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在闽台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6月15日拍摄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外景。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新华社厦门6月16日电(记者付敏、邓倩倩、尚昊)凤凰花开,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如期而至。“融合发展”成为本届论坛两岸与会人士的共识。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正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

专访赵春山:两岸交流要“聚同化异”

直新闻按:作为两岸民间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海峡论坛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岛内各界人士与会,其中就包括常年奔走两岸的学者,他们眼中的两岸民间交流有着怎样的不可替代性?在台海局势波诡云谲的当下,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与心灵契合又有何重要意义?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在本次海峡论坛上,专访了多次来大陆参与论坛活动的台湾著名两岸问题学者赵春山,他说两岸关系就如...

阿公级“首来族”王文瑞:登陆趁早 台青加油

今年,海峡论坛迎来了更多的“首来族”,许多人都被海峡论坛的“交流流量”所震撼,而他们交流之后的一个共同心声就是“棒”。 65岁的台湾自媒体人王文瑞是大陆互联网上小有名气的网红,“阿公级”的他是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可能是年纪最大的“首来族”了。王文瑞说,第一次看到规模这么大,这么热闹的交流,很震撼也很感动。 台湾自媒体人 王文瑞...

两岸同名村联谊活动厦门举行,台胞陆炳文写歌助阵:两岸血浓于水

15日,2024年第十二届“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在福建厦门举行。台湾宗亲代表同宗祠专家、非遗传承人等近三百位两岸嘉宾一起共话血脉亲情,畅想同胞协作。 活动中,两岸宗祠元素贯穿全场。通过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3D光影技术融合呈现。开场节目《礼敬先祖》先声夺人,两岸接力传承的非遗佾舞和清亮的竹笛声交相辉映,诉说着两岸先祖共同的故事,让观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