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港王船首度晋京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西晨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昨日获悉,“厦港送王船”的代表性实物——王船将于6月7日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亮相,展示厦门非遗独特魅力。据了解,这也是厦港王船首次晋京展出。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将持续一年。

  据悉,此次将在北京展出的王船长2.38米,重150多千克,由樟木和杉木制成,于2018年打造,历时半年制作而成。这艘王船的船身由闽南造船师傅陈才打造,船身彩绘由厦门彩绘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水浪绘制,是专门用于展览的小型王船。

  今年5月22日,这艘王船从厦门寄出,目前已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陈列,准备正式展出。由于福船船帆制作工序多,过程复杂,包括裁剪、染色、缝制、打绳结等多个步骤,其拆装都需要专人,为防止船上装饰品在运送过程中破损,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阮和国及其妻子李葡萄、厦港龙珠殿的理事杨宏伟和赖秀玉随王船一同进京。

  思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专干吴淑梅告诉记者,和其他王船不同的是,此次展出的厦港王船,船上有彩绘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花现设计的“十大水手”木雕。“这些木雕都是用樟木精雕彩绘而成,形态各异,让整艘王船更加灵动。”(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 叶子申 通讯员 吴淑梅)

相关新闻
翔安后村社区上千居民“送王船”

台海网5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通讯员 刘春榕许竞雄)日前,翔安区后村社区举办了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活动。据了解,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五至十七,后村社区都会举行该活动。社区居民会簇拥“王船”来到海边点燃,并许下美好愿望,祈福国泰民安。   当日清晨5点半,社区上千名居民簇拥着“王船”,从后村郭氏祖庙出发前往海边迎接“烧王船”仪式。这艘“王船”...

非遗南音走进太保家园厦门社区

台海网5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聆听非遗南音,探寻闽南宋韵。5月22日,曾亮相央视春晚的《百鸟归巢》的两位南音表演者走进太保家园厦门社区,为长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南音盛宴。同时,太保家园厦门社区客服节“和诗以歌 韵律家园”系列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   ...

泉州非遗亮相伦敦

5月18日,2024年伦敦手工艺周掀起海丝风潮,泉州南音唱响伦敦泰晤士河畔,蟳埔簪花围吸引外国友人纷纷体验、拍照。 中国泉州馆的展览汇集了21位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28件作品,呈现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泉州木偶、珠绣等众多非遗文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西藏:非遗文化暨旅游推介进校园【图】

  5月12日,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比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上,比如县民族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在表演节目。   当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拉萨启动,那曲市比如县民族艺术团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暨“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旅游推介走进校园,...

“00后”德化瓷塑传人苏泓亦:千年瓷泥遇上青年匠心

  5月3日下午三点,记者如约来到闽江学院苏泓亦的工作室前,透过玻璃门向内望去,苏泓亦正埋头桌前,一手竹片刀翻飞,另一手上人首模样的一小团瓷泥已然眉眼初具。听见敲门声,苏泓亦赶忙停了手头活计,把记者迎进屋。   “正练着手,没注意有人来。”摘掉围裙,褪去雕刻时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