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厦港送王船”的代表性实物——王船将于6月7日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亮相,展示厦门非遗独特魅力。据了解,这也是厦港王船首次晋京展出。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将持续一年。
据悉,此次将在北京展出的王船长2.38米,重150多千克,由樟木和杉木制成,于2018年打造,历时半年制作而成。这艘王船的船身由闽南造船师傅陈才打造,船身彩绘由厦门彩绘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水浪绘制,是专门用于展览的小型王船。
今年5月22日,这艘王船从厦门寄出,目前已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陈列,准备正式展出。由于福船船帆制作工序多,过程复杂,包括裁剪、染色、缝制、打绳结等多个步骤,其拆装都需要专人,为防止船上装饰品在运送过程中破损,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阮和国及其妻子李葡萄、厦港龙珠殿的理事杨宏伟和赖秀玉随王船一同进京。
思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专干吴淑梅告诉记者,和其他王船不同的是,此次展出的厦港王船,船上有彩绘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花现设计的“十大水手”木雕。“这些木雕都是用樟木精雕彩绘而成,形态各异,让整艘王船更加灵动。”(来源:海西晨报 记者 叶子申 通讯员 吴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