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福建省美术作品展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结果公示,厦门市美协选送的中国画、油画作品中,有9件荣获金奖,3件获银奖,27件成为入选作品。
作为福建省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展览(中国画、油画),本次展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参展作品的福建地域美术特色明显,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了党的二十大以来全省人民在福建省委正确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此次厦门市美协共选送22件中国画作品(包括评委作品3件)参加选拔,其中,2件中国画作品获金奖,1件获银奖,入选作品15件;选送22件油画作品参加选拔,其中,7件油画作品获金奖,2件获银奖,入选作品12件。
记者梳理发现,在本次展览中获得中国画金奖的厦门美术作品,包括吴淑清的《盛世阳光》、林永潮的《盛实风华》。油画金奖作品则包括陈金华《大院》、林建寿《生命与科技》、涂启先《老外学戏》、黄敏玉《轻风和畅》、李云起《酒吧·吧台》、林昌辉《镜遇系列秋蝉、浮云、A地计划》、陈崇辉《花样年华》等。
《盛实风华》是一幅中国画白描风作品,以线条勾勒轮廓,组合物象。画面中,茂盛的棕榈树、嬉戏的禽鸟,疏密之间勾勒出了一场此起彼伏的动静态,以简单的物象之线贯穿起一场有关花鸟的宏大叙述,以简单表现丰富,将日常的花鸟景象生动呈现于观者眼前。“作品里的棕榈树,是我去厦门园林植物园采风时创作的,很有本土特色。”作者、厦门书画院院长林永潮告诉记者,这件作品创作于去年,从采风到作品成型,耗时近三个月。林永潮说,当前,福建正在打造中国画的“闽派”概念,而白描就是福建颇具代表性的中国画技法。期待通过各方合力,共同将福建白描技法推广到全国。
厦门画家涂启先的作品《老外学戏》,表现的是外国人在京剧演出后台正在上妆的画面。近年来,涂启先热衷于表现中华传统国粹,画了一系列“戏剧人物”。这幅《老外学戏》用色大胆,形色交融,充满张力。“我平时看央视时,经常看到有外国人表演戏曲节目,甚至还有二人转,这给了我启发。”涂启先告诉记者,《老外学戏》从动笔到完工,画了一年多,今年4月刚完成,作品想要表现的是文化自信。
吴淑清的作品《盛世阳光》,表现了贵州黔东南的岜沙人物群像。“我曾去贵州黔东南岜沙采风,了解到岜沙汉子曾经都是用猎枪捕猎,而现在则用‘猎枪表演’的形式展现当地独特文化。”
此次选拔展上产生的金奖作品,代表当下福建美术创作水平。接下来,这些作品将向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油画展区报送,参加“中国美术奖”角逐。作为国家级的权威性、综合性美术大展,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种类最多、影响最强的美术盛会,每五年举办一次。从中评选产生的“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是中国美术界的国家级最高奖。(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