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丹凤进校园做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台海网5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素婷)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每个家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是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在厦门这座注重家庭教育的城市,经过多方力量的共同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父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家庭教育理论方法的逐渐普及,厦门正朝着更加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向迈进。
本期“专家视角”专栏,特别邀请厦门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赖丹凤,为大家呈现厦门家庭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家庭教育将如何更好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厦门家长学习渠道丰富
家庭作为塑造孩子个体性格与习惯的首要场所,承载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作为在家庭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赖丹凤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当时,亲子教育在台湾和香港地区刚刚兴起,她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开始接受相关的系统培训。
近年来,因疫情而暴露出的家庭教育危机,使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凸显出来。它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关乎国家与社会的未来。赖丹凤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因此,她决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家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很庆幸,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厦门是最早重视家庭教育的城市之一。”赖丹凤说,教育不能只在学校用力,更应该受到家庭的重视。联合教育系统、妇联、卫健委等多方力量,厦门共同推进家庭教育普及和发展。赖丹凤作为业内专家,也被邀请参与,为全市的家长录制线上课程,开展家庭教育主题讲座。
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厦门的家庭教育普及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赖丹凤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她坦言,尽管如此,厦门在家庭教育的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和覆盖面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为了进一步深化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厦门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力度,召集具备心理学背景的专业师资团队,依托妇联和教育系统,下社区、进学校,以公益课堂和教育讲座的形式,为家长们提供每年200—300场的专业讲座。这不仅提高了家长的重视程度,更让他们意识到,作为家长,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同样重要。
赖丹凤强调,只有当家长们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意识到自身的学习责任,家庭教育的良好开端才得以形成。
通过学校、社区、妇联等多个渠道,厦门成功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家长们现在可以免费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讲座、课程、咨询、团辅、沙龙等。这极大地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然而,赖丹凤也指出,家庭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培养渠道。她希望,“做父母需要学习”的理念能够成为社会的共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父母素质整体提高家庭教育理论方法逐渐普及
随着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广泛传播,父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赖丹凤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积极的变化。她认为,这一趋势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过去,许多父母在育儿方面依赖于传统模式。这些方法往往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口头流传。然而,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原来做父母也是有门槛的,也是需要更新、需要反思的”。赖丹凤坚信,这正是她致力于家庭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
除了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赖丹凤还致力于“职前教育”。在厦门大学等学府,她开设爱情心理学课程,进行感情教育和育儿理念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的理念提前根植到“下一代的准父母”中。这门课程已连续开设10余年,受欢迎程度一年比一年火爆。“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情感,甚至抱着模拟婴儿学习养育技巧。”赖丹凤表示,通过这些课程,她希望能够在年轻人成为父母之前,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家庭教育基础。这无疑是对全民素质的一次深刻提升。
赖丹凤坦言,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父母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年轻一代的父母,特别是“90后”父母越来越重视学习和成长。
整个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接受度和配合度都有了大幅提高。她表示:“父母的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我期待着等到‘00后’成为家长时,他们能够带着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
赖丹凤相信,未来的父母将更加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孩子,使整个家庭和社会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她表示:“我们正在享受这个越来越好的过程,期待未来能够见证更多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
人物名片
赖丹凤 副教授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